-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热力学基础教案2017
第七章 热力学基础
----------------------------------
热力学: 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只根据观察和实验所得热力学规律,
用逻辑推理方法研究系统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有关热功转换等。
(可检验统计物理学微观理论正确性)
教学目标
*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绝热过程中
功、热量、内能及卡诺循环。
*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叙述及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 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意义及熵的概念。
教学内容(6学时)
§7-1 准静态过程
§7-2 热力学第一定律
§7-3 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
§7-4 循环
§7-5 热力学第二定律
§7-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7-7 热力学理论的拓展及其应用
作业
7-03)、7-05)、7-08)、7-10)、7-12)、
7-14)、7-16)、7-19)、7-21)、7-23)、
7-27)、7-29)、7-33)、7-37)、7-40)。
助 教: 裴军芳
E-mail: peijunfang2006@
Phone:
-------------------------
§7-1 准静态过程
一 准静态过程
弛豫时间: 平衡态开始变化,平衡打破,经一定时间达新平衡的变化时间。
非静态过程:状态变化时间远小于弛豫时间的过程。
准静态过程: 状态变化时间远大于弛豫时间的过程。(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实际过程中只要弛豫时间远小于状态变化时间可近似看成准静态过程。
例如:发动机汽缸压缩气体时间约10-2s,汽缸气体压强的弛豫时间约10-3s,只有过程进行时间的十分之一。在讨论气体做功时把发动机气体压缩过程作为准静态过程,依然合理。
二 P-V图
(按, P、V、T中两个独立,给定两个可确定第三个)
* PV图(PT图,VT图):(描述平衡态,坐标对应状态参量)
* 过程方程:代表一准静态过程的曲线---曲线方程。
* 等值线: 等体线, 等压线, 等温线
-------------------------------------------------
§7-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只考虑系统热运动的能量,通过作功和传热来改变;
功:有规则运动能量向无规则运动能量的转化;
热:无规则运动能量的转化。
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
按能量守恒定律:外界对系统做功与系统吸热Q的总和,等于系统能量的增量,即:
由等于系统对外做功A的负值 =-A,有:
(7-1)
对于无限小的热力学过程,有:
(7-2)
—— 热力学第一定律
* 表述:系统吸热Q 一部分用于增加系统内能,
一部分用于系统对外做功A。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热力学的具体表达)
* 符号规定:(针对系统而言)
Q: 吸热为正, 放热为负;
: 内能增加为正,内能减少为负;
A: 系统对外做功为正,外界对系统做功为负。
* 适用范围:热力学第一定律适用于任何热力学过程,包括:
气、液、固态变化的准静态过程和非静态过程。
* 另一表达: 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系统不断循环,不需消耗任何动力或燃料,却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永动机)
二 准静态过程中的体积功
与系统体积变化相联系的功---体积功(如:气缸气体膨胀)
设活塞面积为S,气体压强为P,活塞向外移动dx距离时,
* 元功:
式中: —— 气体膨胀时体积微增量,
dV>0, —— 气体膨胀时系统对外界做正功;
dV<0, —— 气体压缩时系统对外界做负功。
* 体积功:(适用于任何形状的容器)
(7-3)
* 体积功的图示: 之间过程曲线下的面积(可计算)。
* 注意:
(1)体积功A不是态函数,而是过程量
系统从状态1到达状态2,可沿不同过程,所做功不同。
(2)热量Q也是过程量
按热力学第一定律 ,两状态间不同过程,
相同,功A 不同, Q也不相同。
(注意态函数与过程量的区别)
三 摩尔热容
热量计算: * 按热一定律计算
* 根据热量与温度间的关系计算
摩尔热容:
定义:1摩尔物质升高(或降低)单位温度吸入(或放出)热量,表示为:
(7-4)
式中: dQ 为无限小热力学过程中系统吸收热量,
dT 为系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 1-2-2.ppt
- 第2课 与山为邻.ppt
- 第3章 孟德尔遗传-2017.ppt
- 第3章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17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件.ppt
- 第3章 组织20170301.ppt
- 第3章点几何元素的投影.ppt
- 第3章第一节 内能 功 热量(共30张PPT).ppt
- 第3节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11.ppt
- 第3课_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课件_川教版.ppt
- 第3课_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