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立消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2月 中成 药 February 2008 第30卷 第2期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VoL30 No,2 炎立消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李永吉, 杨慧珠, 柏建学, 王 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炎立消;微丸;挤出一搓圆法;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R9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08)02-0268-02 炎立消肠溶微丸为丁香叶单味药组成,该药具有清热解 2 微丸的制备 毒”J、消炎上卜痢 等功效.尤其对肠道感染性疾病有良好疗 2.1 制备工艺流程 效。本试验采用ZW-20型中药制丸机,高效率的制得了微 将浸膏粉和原料粉混合均匀并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丸,并包上肠溶薄膜衣,达到了在胃中不受破坏而在小肠中 均匀制成软材。将软材倒入锥型料斗内,经孔板(孔径2 迅速释放的目的。 mm)挤出成相同直径的药条,将药条在自控导轮的控制下同 1 材料与仪器 步进入制丸刀,在制丸刀的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制成大小 丁香叶(Folium syringae oblate)来源于木犀科(Oleacea) 均匀的丸。将制备好的微丸放于真空干燥箱中60℃下干燥 丁香属(Syringa)植物紫丁香(s~nga oblata Lind1)的干燥 10 h,过标准筛,分析使用。 叶;丙烯酸树脂(连云港制碘厂);丁香苦苷对照品(自制,纯 2.2 处方因素对成丸的影响 度大于98%);甲醇、乙醇、醋酸乙酯、盐酸、氢氧化钠、磷酸, 2.2.1 浸膏与原料粉比例对成丸的影响 二氢钾均为市售分析纯,甲醇(液相用)为色谱纯。 丁香叶浸膏黏性大,单独使用很难成丸,需加入丁香叶 ZW-20型中药自动制丸机(黑龙江迪尔制药机械有限公 原料粉来降低其黏性,同时可以增强浸膏软材的塑性变形能 司);BY-30型包衣锅(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Waters高效 力,而且可以避免因加入其它辅料使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两 液项色谱仪(Waters 2996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Waters 者的比例对成丸有比较大影响,因此我们以浸膏与原料粉质 2695 Sepemtion Module),色谱柱Symmetry shield RPl8,3.9 量比为2:1,1.5:1,1:1,1:2来考察其对微丸的影响。 mm×150 mill,5 m;ZB.1C智能崩解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 结果见表1。 厂)。 表1 浸膏与原料粉比例对微丸的影响 由表1可看出浸膏与原料粉比例为1.5:1比较合适, 型的影响。结果见表2。 比例为2:1时软材黏性太大,虽然挤出的丸条不断,但搓丸 表2 黏台剂的影响 时黏刀严重而且丸粒之间相互黏结,收率低。比例为1.5: 1时,软材黏性适中,可以连续出条,出丸好,收率高。而其 它比例1:1,1:2时黏性过小,出条容易断,出丸后表面粗 糙。 2.2.2 黏合剂对成丸的影响 由表2可知,我们选择廉价易得的蒸馏水作黏合剂。 黏合剂对粉体的润湿性、黏合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本实 30%乙醇和50%乙醇作黏合剂不合适,主要原因是软材在 验考察了以蒸馏水、30%乙醇、50%乙醇作黏合剂对微丸成 锥型料斗内混合时间过长,乙醇挥发使软材变硬、黏性下降 收稿日期:2007-01·12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2001AB701A07.15);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10101002-00);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 目(9951Z005) 作者简介:李永吉(1957~),男,教授,主要从事经皮给药、中药注射剂及新药开发的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