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营养的需求
(一)營養的需求
A 、動物無法自行製造養分,需藉由攝食以獲取食物,再經消
化、吸收,才能獲取能量,維持生命。
B 、食物中的養分包含醣類、脂質、蛋白質、水、無機鹽類和
維生素等。
C 、食物功能:
(1) 提供活動所需的能量:由醣類、脂質、蛋白質提供。
(2) 提供個體生長、修補、維持所需物質:由醣類、脂質、
蛋白質提供。
(3) 調節生理機能:
甲、主要是水、無、機鹽類、維生素和蛋白質(酵素)的功能。
乙、使生物體的各項化學反應能順利進行。
D 、醣類:
(1) 主要來源:五穀、塊莖或塊根中的澱粉,蔬菜水果中的纖維素。
(2) 功能:
甲、葡萄糖可直接經粒線體氧化提供細胞能量 。
乙、1 克的醣類氧化約產生4 大卡的能量,為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丙、攝取過多的醣類經分解後,會在體內轉變為肝醣而存於肌肉及肝臟中,或轉換為脂
肪貯存。
丁、纖維素雖不能被人體分解吸收,但可刺激腸道蠕動,有利於排便,又稱膳食纖維。
E 、蛋白質:
(1) 主要來源:奶、蛋、魚、肉及豆類。
(2) 是人體體內含量最多的有機物,由20 種胺基酸組成,其中有8 種胺基酸人體不能自
行合成,須從食物中獲取,稱為必需胺基酸。
(3) 食物中含有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且量多者,稱為完全蛋白質的食物。
(4) 功能:
甲、可構成生理機能所需的各種物質 ,如 :酵素、激素、抗體、運輸蛋白,血紅素等。
乙、免疫球蛋白(抗體)可進行防禦作用。
丙、細胞膜上的通道蛋白 ,可協助物質進出細胞。
丁、紅素為含鐵的蛋白質 ,可運輸氣體。
戊、蛋白質組成的激素 ,如胰島素可協助血糖的調節。
己、構成生物體構造,如 :頭髮、指甲等。
庚、可被用來氧化以供應能量 :1 克蛋白質氧化約產生4 大卡的能量。
F 、脂質:
(1) 主要來源:
甲、動物性脂質: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室溫時多呈固態。
乙、植物性脂質: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室溫時多呈液態。
(2) 功能:
甲、脂質需經消化,分解為脂肪酸及甘油,才能被吸收。
乙、磷脂質為構成細胞膜及胞器質膜的主要成分。
丙、中性脂為體內主要儲存能量形式 ;1 克脂質氧化約產生9 大卡的能量。
丁、保護、保溫以及協助脂溶性養分吸收。
26
5-2_食物的營養及消化_重點整理
G 、礦物質:
(1) 為構成體質及調節生理機能的微量無機物,但不能作為能量物質。
(2) 例如:
甲、鈣: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也是血液凝固、神經傳遞及肌肉收縮必需的元素。
乙、鐵:構成血紅素的重要成分。
丙、碘 :與甲狀腺素的組成有關。
丁、鈉和鉀:神經的傳導有關。
H 、維生素:
(1) 是維持細胞正常機能所需的微量有機物,但不能作為能量物質。
(2) 動物大多不能自行合成維生素,必須由食物中攝取,但人體可自行合成維生素D 。
(3) 可分為兩大類:
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 、D 、E 、K 。
乙、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 群、C 。
(4) 攝取過多的脂溶性維生素,會累積在體內的脂肪組織,不易排除,甚至影響正常的生
理功能 ;而水溶性維生素則較易經由尿液排出體外。
項目 組成單元 化學性質 功能 供給能量 供給順序
醣類 葡萄糖(單醣) (1) 提供能量 最先利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