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用成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根溯源用成语   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字意义和文化内涵,沿用已久,词形固定,大多由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或来源典故,长期在书面和口头中使用、传承。然而近些年来,一些网络和媒体,甚至是权威报刊出现了许多误用成语现象,忽略成语的本来意义和出处,随意任性使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随意调换内部语素   当今报刊文摘和影视作品常见有使用成语漫不经心,随意调换成语内部语素的位置,改变其固有结构的现象,请看下面几例:   (1)老年如秋叶之静美辉煌,一些人硕果累累,贡献非凡,称“杰出”名至实归。(《人民日报》2014年5月8日第4版)   (2)如此一来,教育培训领域“阴奉阳违”“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情时有发生。(《燕都晨报》2015年1月28日B4版)   (3)根据调查,其中一份大报销量至今已下跌五成。唇寒齿亡,街头报档相应减少……(《扬子晚报》2015年6月14日B5版)   例(1)将成语“实至名归”中的“实”和“名”易位,成了“名至实归”,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没弄清“实至名归”的含义所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实至名归”是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不能说先有了声誉,而后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自然随之而来。例(2)将成语“阳奉阴违”中的“阴”“阳”易位,成了“阴奉阳违”。“阳奉阴违”就是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抗。例(3)中“唇寒齿亡”应为“唇亡齿寒”,成语“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相互依存,利害相关。说成“唇寒齿亡”难道是“嘴唇一受寒冷,牙齿就没了”?   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和瑰宝,它简洁精辟,内涵丰富,约定俗成,随意改变其结构会破坏成语的形式美、音韵美和意蕴美。平时要多查多问多思考,绝不能主观臆测,才能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   二、任意割裂成语形音义   前段时间浏览新闻,蓦然发现这样两个帖子:一个是“歼十完胜阵风令印度膛目结舌”,另一个是“让人膛目结舌的重大军事事故”。“膛目结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词语?难道是网友的新创造?令人大为吃惊的是,在搜索过程中,竟然发现了形形色色的“膛目?Y舌”。例如:“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小比尔们膛目结舌!”(《比尔总动员》)。又如“令人膛目结舌的花店(百度贴吧)”。   很明显,以上例子中“膛目结舌”都是“瞠目结舌”的替身,“膛目”应该写作“瞠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这个成语出自清代霁园主人的《夜谭随录?梨花》,原作“结舌瞠目”,“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之所以会被写成“膛目结舌”,应该是把“瞠”字误读táng,只认读半边“堂”,之后以讹传讹。类似现象还有“灸(炙)手可热”“一愁(筹)莫展”“人情事(世)故”“谈笑风声(生)”等。今后在使用成语时要弄懂本义和词语的来源,注意形、音、义的结合。   三、肆意篡改成语用法   “晋善晋美”是近年来山西打出的旅游宣传口号。单从传播效果上来讲,其有意借用了“尽善尽美”的谐音,语言直白,朗朗上口,不失为一个优秀创意。“晋善晋美”系列片播出后,的确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晋善晋美”涉嫌篡改成语,属于典型的不规范使用成语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近年来肆意乱改成语等行为泛滥成灾。比如,餐馆取名为“唇唇欲动”,服装店取名为“衣衣不舍”,药品号称“无畏不治”,“咳不容缓”等。这些看似夺人眼球,实则面目全非,造成了语言文字使用的无序和混乱,玷污了成语这片净土。针对这一现象,读者和观众应该自觉抵制,切莫一笑了之。媒体应该主动纠正,不能推波助澜。   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源于典故。使用成语时一定要严谨,不可望文生义,尽可能了解其出处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即学习和使用成语时要追根溯源,掌握成语的本来意义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