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湿不远温.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第26卷第、3期 四 91I 中 医 Vo1.26,No.3,2008 Journal of Si(3hllan of Th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39 · 论 治 湿 不 远 温 耿 虹 指导:王劲红 贵阳中医学院2006级研究生 (贵州 贵阳550002)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湿邪所致病症的治疗常需用辛开、温散、温通和温补等治法,用药不离乎辛温、苦温、甘温 甚至辛热之品,治湿不远温是治疗湿邪为患的一个宝贵经验。 关键词:湿邪 温法 温药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08)03—0039—02 湿邪致病,有外感、内生之别,上下表里之分, 乃得邪解。”二者主张的 “汗解”,不是发汗以解表 寒化、热化之异。故湿邪为病,范围较广,表现多 之义,而是宣畅肺气之后的一种治疗效果,是微辛 端,其论治也各不相同,但是祛除湿邪则同矣。吴 微温芳香之品使腠理开通,湿邪外透之征。叶天 瑭…1《温病条辨·寒湿》云: “治湿者必须审在何经 士【 J云: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也是宣畅三 何脏,兼寒兼热,气分血分,而出辛凉、辛温、苦 焦气机 ,从而宣通被湿邪所遏的阳气 ,其结果可表 温、甘温、淡渗、苦渗之治”,可见治湿是可用辛 现为小便通畅,不是仅以利小便来达到通阳的目的。 开、温散、温通和温补等法的。祛湿之法,具体而 正如金寿山教授L4J所云:“阳气之得通与不得通,主 言,湿邪在上在外者,可表散微汗以解之;在下在 要测之于小便之利与不利。”这与刘河间所云 “治湿 内者,可芳香苦燥以化之,或甘淡渗利以除之;湿 之法,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是一脉相承而又有发 从寒化者,宜温阳化湿;湿从热化者,宜清热化湿; 展,宣肺行气、燥湿芳化皆属通阳范畴,非仅淡渗 正虚湿盛者又当扶正祛湿。当今临床中,治湿证尤 利小便一途。综上所述,宣畅气机尤其是宣畅肺气 其是湿温和其它湿热证有过用和早用苦寒的现象, 为祛湿 的第一要义,而宣畅三焦气机不离乎辛温、 乃治不得法。纵观前贤运用温法温药论治湿证颇多, 苦温之品。 (2)湿热证湿重热轻或湿热并重者,其 可谓 “治湿不远温”,今将此论简述如下。 热邪为有形的湿邪闭阻而蕴郁于内,不得发越,而 1 湿热相合用温药的机理 成热郁证 ,不同于无形的火热证。热郁之证,气机 湿邪与热邪相合则成湿热证 ,.g-见于湿温病和 闭塞,泄越无 门,若纯用寒凉清泄,则气机凝滞, 湿阻病热化证。其治疗原则为分解湿热,祛湿清热。 湿郁不开,热邪也无 由而出。所以治疗上不宜苦寒 分解湿热之法,随湿与热的多少和病变部位而异。 直折其热,而应遵 《内经》“火郁发之”之旨,祛湿 湿重热轻者祛湿为主,佐以清热;湿热并重者,辛 以开郁闭为要。湿热并重者多治以辛开苦降、疏通 开苦降、化湿清热并进;热重于湿者则清热为主, 气机、宣清并用,湿重热轻者治以芳香化湿、苦温 兼化湿邪。湿邪偏表,卫气同病者,则宜芳香辛散、 燥湿、宣通阳气为先,先祛湿使湿去热孤而后清热。 宣透湿邪;湿困中焦,则宜燥湿化浊,苦温开泄; (3)湿热证救误需用温药。赵绍琴教授L2』指出湿热证 湿邪注下,则宜淡渗利湿。但祛湿之法多综合用之, 若贪凉饮冷或误用寒凉大剂,更伤阳气,寒则涩而 如叶天士论治湿温邪留三焦气分,主张分消上下, 不流,气机更加闭郁,湿郁势必加重,热势愈难外 宣肺开上、燥湿和中、淡渗畅下并施。温病忌用温 透,而成坏证。依据被寒凉所伤的程度不同,他把 药,湿温却属例#t-,因其祛湿邪须适当使用温药方 此坏证分为凉遏、寒凝、冰伏等阶段而分别治之。 能奏效。当然,若湿温后期化燥化火,已转成温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