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西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与林分的碳特征研究.docVIP

陕西省汉西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与林分的碳特征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汉西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与林分的碳特征研究.doc

  陕西省汉西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与林分的碳特征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立题背景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曾祥谓等 2013)。森林拥有自然界最丰富、最稳定和最完善的的碳储存库、基因库、资源库、蓄水库及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为动植物提供食物资源和栖息地、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等多项作用,在保护人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 2002),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增加其数量,提高其质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蒋梅 1996)。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地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干扰日趋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十大问题之首(Neer 1981)。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碳汇与工业减排相比具有综合效益大、可操作性强、成本低的独特优势,我国政府将坚持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本研究正是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 1.2 国内外动态 森林资源是保障生态环境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前提保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变化动态,对于科学经营与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森林资源是以林产品为主,也包括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可以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所有资源,其具有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不均匀、以木材为主、多种资源并存、整体效益和外部效应明显、在一定条件下可更新、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明显等特点(朱源,康慕谊 2010)。森林资源可根据目的分类,如按其自然资源来分,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其中,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资源,非生物资源包括土地,气候,水,森林中的矿产资源等(蒋敏元等,2003)。森林主要分类方法有:植被分类(《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1980;《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 1997)、 立地分类(马建路 1996)、林分特征分类( 林分组成、 林分起源、 林龄等) 、 用途分类( 如分为经济林、水土保持林,防护林等) 、人为干扰分类(如次生林、 原始林和人工林) 、森林景观分类(韦新良等 1997)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陕西省汉西林业局位于陕西秦岭南麓的西部腹地,辖区横跨汉中市留坝、勉县两县,由东西两片组成,地理位置为 33deg;17prime;~34deg;33prime; N,106deg;35prime;~106deg;51prime; E,南北长 28 km,东西宽 24 km,包括庙坪林场、汪家河林场、新店子林场;北与留坝县的闸口石林林场、火烧店林场接壤,东临勉县黑坛子林场、二道河乡,西靠张家河乡,张家河林场、小砭河乡,南与长沟河乡、同沟寺镇相连,全局经营面积 30235.30 hm2。林区海拔 800~2621m,是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区域。 .. 2.2 自然概况 2.2.1 地质地貌 陕西省汉西林区地处属秦岭南坡中高山地貌,秦岭南坡褶皱带。由于地质构造和水蚀影响,地形复杂,山峦起伏,地势陡险,河谷发育多V字形。秦岭支脉由西北入境向东南延伸,山势北高南低,坡度在 30deg;~50deg;之间,形成山体的基岩有片麻岩、花岗岩、页岩和千枚岩等。 2.2.2 气候 本区气候属亚热带北缘,北亚热带山地温凉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凉爽,雨量充沛。由于受山地影响,区内气候变化大,垂直变化明显。平均气温 14~16℃,极端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25℃, ≧ 10℃的积温为 3600~4500 ℃,无霜期 240 d,生长期 200~220 d。年日照时数 1676.6 h,年均降水量 850~1320 mm,且集中于 7、8、9 三个月。 2.2.3 土壤 因地形、气候和植被类型差异较大,土壤形成过程和分布差异明显。本区土壤以隐化棕色森林土及原始粗骨棕色森林土为主,高山地带还有山地棕壤灰化土,低山林区有罕见的黄褐土。土壤有机质含量 0.6%~0.9%,全氮含量 0.06%~0.6%,全磷含量 0.07%~0.12%,pH5.5~7,属微酸性到中性土壤。 第三章 森林资源动态..........14 3.1 土地面积变化.......... 14 3.2 林种结构的变化..... 14 3.3 蓄积量变化....... 16 3.4 森林资源评价.......... 16 第四章 林分的碳储量与碳密度........18 4.1 不同起源林分的碳储量 ........ 18 4.2 不同龄组林分的碳储量 ........ 20 4.3 林分的碳密度..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