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聚焦社会热点美文阅读题考点透析.docVIP

2008年中考聚焦社会热点美文阅读题考点透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中考聚焦社会热点美文阅读题考点透析

2008年中考聚焦社会热点美文阅读题考点透析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相继落下帷幕。审读2008年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课外材料基本上取代了课内材料,而课外材料又趋向于反映社会热点、焦点,凸显鲜明的时代气息。譬如说,央视2007年度人物揭晓。2008年第一场雪,50年一遇,南中国陷入空前的劫难;但中国的凝聚力再次升华,千千万万前仆后继的身影,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我中华》。“512”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同胞罹难;举国上下,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爱心在传递,力量在凝聚,再次向世界宣告:“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88”奥运圣火将在北京熊熊点燃,世人的目光聚焦北京,北京,这个有着几千年古老历史的京城,将向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展示自己“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魅力与风采。等等。考生阅读这些聚焦社会热点的美文,会带来思想的启迪,激发向上的人生愿望。剖析2008年中考聚焦社会热点美文阅读题,主要有以下考点: 一、把握词句。2008年中考反映社会热点美文的阅读题,都重视考查考生理解词句意义的能力,尤其重在考查对语境意义的理解能力。如,浙江宁波题选用2008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抗震救灾美文《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的第9题: 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的作用。 ①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 ②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5月12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 该题考的就是理解重点词语这一考点。解答此类题时,必须要在理解词语词典意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细心体会玩味,准确把握它的语境义。这样,此题答案便很容易得出了:①“星夜兼程”表现温家宝总理争分夺秒,迅速赶赴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与人民并肩而立的崇高精神。②一个“但”字,语意转折,把成都市民虽遭余震威胁却不顾个人安危,心系灾民、献血救人的优秀品质展现在读者面前。 又如,2008年四川南充卷选用了新华网成都5月19日电题《泪水中收获力量》(新华社记者白瑞雪)为阅读材料,其中第12题: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此句中的“思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这道题第一问是对“思忖”一词的理解,第二问则是品味郭秀莲的那句话。解答第二问时,必须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整篇文章的主旨去答。此题的答案是:郭秀莲的话强调了只要生命还在,只要不放弃,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二、弄清主旨。2008年四川南充卷第10题:品读《泪水中收获力量》全文,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此题要求考生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作答。做这类题,要先通读全文,弄清文章主旨,理清全文思路,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常常是中心语句,它往往起到概括一篇文章、一个段落或者一个层次的中心内容或主旨的作用,一般位于一篇文章、一个段落或者一个层次的开头或结尾,位于文中的情况少一些。《泪水中收获力量》是一篇以抗震救灾为题材的记叙文,记叙文的关键语句常常是那些概括中心事件、情节的语句,或发表议论、抒发情感的句子。这篇文章的关键语句有第二自然段的“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第三自然段的“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文末的“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找准了这些关键句,文章的大意就把握了,回答此题也就容易了。此题的答案是:记叙了灾区人民,救援人员,志愿者抗击灾难的动人事迹,讴歌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顽强斗争精神。(或: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收获了重新站起的力量,希望、温情和责任。) 三、归纳要点。2008年浙江金华中考卷以《中国,挺住》为阅读材料,其中的第9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解答这类题与考点二“弄清主旨”相同,要善于抓关键语句,注意概括要全面、准确,表达要简洁。《中国,挺住》是一篇以抗震救灾为题材的议论文,其关键句出现在文章的开头:“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该文的中心论点是胡锦涛总书记的那句话,即: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四、体验感悟。体验,也就是在阅读时,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感悟,就是在情感上、思想上有所感触而领悟。在阅读中是指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品的思想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