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阅卷实录.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阅卷实录

2011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阅卷实录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800字。 一、题目内涵的探究 题目的中心是“期待”。什么是“期待”,简单说就是“期望,等待”。这是写作的原点,但不是全部。 “期待”含义丰厚,指向人类细腻美好的心灵,期待里有希望,期待里有关爱,期待里有梦想,期待里有追求与向往。 期待可以说是美好事物的源泉,是人成功的引导思想,是人生的动力、社会进步的力量。期待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期待,不沉缅过去,不滞于现实,而是面向未来。期待是指事物的价值在将来会得到明显的增长。 期待可以对自己,可以对别人,可以对社会,可以对自然界,可以对宇宙空间中的一切美好事物。也就是说,可以是对自我的期待,对别人的期待,还可以是对国家、民族的期待等。 期待,未必带来的就是好结果,有时候会带来一场空;期待,未必会成为现实。尽管如此,人类总少不了期待,期待始终没有离开人类。 题目中还有两个限定语要注意,一是“一种”,限定的是“期待”,属定语,这是对内容和材料集中的暗示,“期待”众多,选取一种来写。不能杂乱,要突出文章的“神”。二是“总”,限定的是“有”,作状语。用在题目中强调“常常有”、“经常有”、“一直有”、“总是有”。这实际上对“期待”的选择也有限定,这里的“期待”是一种经常有的、一直有的“期待”。 二、立意与内容的确立 题目有限定,也有开放。我们可用填补法来补出未明示的内容。 ( )总有一种()期待 第一空,关系到“谁”,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熟悉与占有的素材以及文章的立意来确定。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人,还可以是国家与民族甚至人类。 第二空,关系到“什么样的”,即期待的内容,对什么事物的什么样的期待。 这两空填完整,想明白,可以说至此审题成功了一大半。 “总有一种期待”,这个题目难的是化虚为实,即将“期待”具体化。这就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确定,可以是大题材,如“人类总有一种与天地合一的期待”;也可以是小材料,与自己的心最贴近的材料,如写“我总有一种过独立自由生活的期待”、“父母总有一种望子成龙的期待”等。 要写好这篇文章,从内容上不仅要思考上面所说是什么人总有什么样的期待,还要思考为什么总有这样的期待,这样的“期待”对自身或他人、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与结果等。 三、文体的选择 “总有一种期待”,总的来说,适合写以抒情见长的散文,也可写成哲理化散文,还可以写小小说。稍微难写的是议论文。若要写成议论文,议论的重心当在某一种期待的价值与意义、影响与结果上。 总有一种期待 □四川考生 时间正在招摇过市…… 我们的文化却在渐行渐远…… 当“火星文”夹杂“梨花体”翩跹而至,我们的五千年文明却溃不成军时,我总有一种期待:我们的文化何时回家? 当“偷菜热”携带“疯狂英语”席卷神州,我们的五千年文明却被遗落在那个蒹葭苍苍的年代时,我总有一种期待:我们的文化何时回家? 黄河为鉴,长江为证,历史在慨叹:是不是我们的五千年文化只能是时尚的裙下之臣,匍匐于地,卑微如尘埃? 余光中先生曾说:“中国是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们的血液里流着一条黄河的支流,可又为何让我们早早地遗落了那绚烂的五千年文明?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总有一种期待,期待着我们的文化回家! 著名红学家刘心武先生说:“《红楼梦》是我们文明的明信片。”可是偌大华夏民族,浩浩十三亿人口,真正认识这张明信片的又有几人?我们怕是早已将时间浸润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了吧! 惯于拿政府搞笑的美国人总把明星选为政客,又把政客变为明星,议会可以旁听,议员可以致信。这就是他们特立独行的文化,最引以为傲的存在。 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就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既然没有过去又何谈未来?所以我总有一种期待:我们的文化何时回家? 当马甲代替了旗袍,当商品经济的喧闹代替桃花源的怡然自乐,当“闪婚”“闪离”的躁动代替“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珍惜,当时尚代替我们的千年文化时,我总有一种期待:我们的文化何时回家? 王国大厦拔地而起,始基于黄土大地;帝国雄鹰凭虚凌空,终栖于独木寒枝。时尚即便再好,也要我们的文化为它打基做垫,我们又如何能在时尚面前轻易就失落了我们的文化? 茶越沉越厚,便不会人走茶凉。 酒越存越香,便不会酒醉人伤。 我们用五千年来酝酿这一场文明,如何能在此就甘心放弃? 谁将声震世界,必将长久独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将长久如云漂泊。我们的文化早已缄默千年,漂泊千年,怎可败在时尚脚下? 我总有一种期待,我们的文化何时回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