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挪威森林》译本比较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挪威森林》译本比较摘 要: 传统的翻译理论将译者的角色定位于“仆人”,主张译作对原作的绝对忠实。但是,事实上,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忠实地传递原作的风格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是文学翻译。当然,不同的译者会采取不同的手法来重现同一文本的风格。本文拟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指导,针对国内对日本畅销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翻译展开比较。
关键词: 译者 主体性 《挪威的森林》 译本比较
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①。那么,“译者主体性”又是什么?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本质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②。
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是译者发挥主体性作用,利用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艺术。与普通文本相比,文学文本的翻译要特殊得多。王向远曾提出“文学翻译不同于依靠机器来翻译的简单的语言转换。它必须超越语言(技术)的层面而达到文学(审美)的层面,也就必然依赖于翻译家的创造性劳动”③,“从文学层面对译作做出评价,基本标准是要看译者是否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的风格。如果说语言技巧层面上的评价是见树林,那么文学层面上的评价就是见森林。一个好的作品译本应该是语言与文学两个方面艺术的高度统一④”。
可见,译者从文本的选择到解读,再到翻译实践,无处不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而其中尤以最后的语言再现,即如何恰当进行风格传递为最。接下来,我们就结合《挪威的森林》的译本比较来具体看如何在风格的传递中恰当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挪威的森林》拥有若干译本,国内常见的有漓江出版社的林少华89年、96年、2000年译本;200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林少华译本;1990年北方文艺出版社的钟宏杰、马述祯译本;200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张斌译本,但是该译本绝大部分与林少华译本雷同;1989年台湾故乡出版社的黄钧浩、黄翠娥译本(三卷本);1997年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的赖明珠译本;1999年敦煌文艺出版社的赖明珠译本等。当中最常被比较的就是林少华和赖明珠的版本,由此可见这两个版本的被认可度。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这部作品、这两位译者、这两个版本。
首先,我们来看村上的原作风格。村上的作品原文使用的是日常口语,没有别扭的句式,没有难以把握的长句,简明晓畅,平白如话,从这个角度说翻译难度不大。但在写到各种流行商品、歌曲、电影名称等时,使用了大量字典里查不到的外来语,给翻译造成了一定困难。但是,村上作品的翻译难度,不在原文字句本身,而在于原文风格的传达。正如王向远在他的著作《二十世纪日本翻译文学史》中提到的:“村上的小说在轻松中有一点窘迫,悠闲中有一点紧张,潇洒中有一点苦涩,热情中有一丝冷漠。兴奋、达观、感伤、无奈、空虚、倦怠,各种复杂的微妙的情绪都有一点点,交织在一起,如云烟淡霞,可望而不可触。翻译家必须具备相当好的文字感受力,才能抓住它,把它传达出来。”⑤
其次,我们看译者在翻译时所坚持的原则。在谈及翻译《挪威的森林》的原则时,赖明珠认为“村上春树因为喜欢美国当代小说,自己也喜欢翻译,因为他的文章带有强烈美国色彩,被誉为和魂洋装的作家。而且他一开始就打算用和别人不同的文章写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因此风格独具”,所以她在翻译村上的小说时“尽量不用成语,希望保持他的用意和文意,让中文读起来仍能感觉到村上的特色”;而林少华则是指出“较之情节,村上小说更是以韵胜以味胜的作品,韵不足味不到则一切休矣”。可见两人都是从再现村上风格出发,但在实际翻译中却还是走向了迥异的方向。下面,我们就来对比看一下赖明珠和林少华在对《挪威的森林》的翻译中所体现出来的个人的主体性,以及所采取的翻译手法。
首先要提到的是林少华在其村上春树文集翻译随笔《“和臭”要不得》⑥中为解释翻译中的“化”“化境”时所举段落,也是他对自己和赖明珠的翻译的一次比对。
原文:
「??が?るとレイコさんはギタ??スから自分のギタ?をとりだし、もう薄暗くなった??に座って、?器の具合をたしかめるようにゆっくりとバッハのフ?ガを?いた。?かいところをわざとゆっくり?いたり、速く?いたり、ぷっきら棒に?いたり、センチメンタルに?いたりして、そんないろんな音にいかにも?しそうに耳を澄ませていた。ギタ?を?いているときのレイコさんは、まるで?に入ったドレスを眺めている十七か十八かの女の子みたいに?えた。目がきらきらとして、口もとがきゅっとひきしまったり、微かなほほえみの影をふと浮かべたりした。曲を?き?えると、彼女は柱にもたれて空を眺め、何かを考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dixell帝思 xc15cx-xc35cx 调试维修参数设置资料.pdf
- transcad交通需求模型手册_chapter12公交分配.pdf VIP
- 高校后勤餐饮经营发展探究——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pdf VIP
- 幼儿园教室环创培训.pptx VIP
- 2023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全区招聘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干事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预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docx VIP
- 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招聘5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