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脚踏大地”导写.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命题作文“脚踏大地”导写

命题作文“脚踏大地”导写【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地物产丰饶,内涵丰富。汲取营养,濡养精神,时时与大地相连;幸福生活,诗意栖居,处处与大地相伴;翩翩联想,理性思考,常常与大地相关。脚踏一方土,就会感到踏实、充实、扎实;脚踏一方土,常会涌现美丽的故事、感人的经历、心灵的体悟、深沉的思索…… 请以“脚踏大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文题中的“大地”既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如:博大的亲情、伟大的人民、强大的祖国、扎实的基础、踏实的工作等。为什么要“脚踏大地”?因为“大地”里有丰饶的物产、丰富的内涵,它能提供给你营养,濡养你的精神;因为“脚踏”上“大地”,你才会感到踏实、充实、扎实。其实,我们每个人时时与“大地”相连,处处与“大地”相伴。从文体来说,你可以写记叙文,讲述美丽的故事、感人的经历;你可以写散文,抒发心灵的感悟;你可以写议论文,引发深沉的思索。从构思来说,你可以“由实到虚”,也可以“化虚为实”。总之,只要你脚踏厚实的写作功底这块“大地”,你就能铸就令人炫目拍案的华章。 脚踏大地 □顾镇媛 当张洁锈钝的锄头磕绊着大地掩埋着的土石,当毕淑敏静心地侍弄着已被名利盐碱化的文学园地,当苏轼的竹杖悠闲地叩击着烟雨笼罩下的大地,大地便匍匐在他们的脚下,无限地延伸,铺展成了一个个精神的国度。 大地多石,锄头锈钝,这是一片生命的荒地,这是一次辛苦的劳作。脚踏大地,我们承载着生命奔涌不息的愿景,我们拥有着一生之久的资本。没有人天生就是一流的耕者。既然没有等出来的肥田沃土,只有汗水浸泡出来的硕果飘香,那么,就挥动锈钝的锄头,在这片生命的荒地上辛勤耕耘吧!不论结出的果实是红润饱满,还是黯淡干瘪,都是一次收获,都是一记生命划过大地的印迹。 可是大地被盐碱化了,别样的咸涩逼迫着读者的咽喉。名与利遮蔽了某些文人的眼睛,字里行间充斥的是互相指责、谩骂的血腥,吞吐呼吸的是金钱的遗臭。一些文人似乎总喜欢那种飘忽在云端的感觉,殊不知,人一旦离开了大地,就如漂泊的浮萍、飘飞的孤蓬,无根无蒂,心无定所。电视讲坛讲出了飙升的身价,他们摇着老祖宗的大蒲扇招摇过市,一时间,沸反盈天。于是文学的苑地里结出了一枚枚毒果。幸好,还有毕淑敏这样心如止水的作家在用她们那颗柔弱的心看守着这片苑地,让人多少还能收获一点真诚的感动。 既然古文人一再被那些大师挂在嘴边吟诵,那么为何不寻觅他们可贵的心境呢?做苏轼吧,芒鞋在脚,轻胜马,少了名利的羁绊;风雨交加,聆听脚下的一方土地,竹杖叩击的“咚咚”声也是一种提醒啊!心态放平和一些吧,不要两眼总直勾勾地盯着巅峰而忽视了沿途留下的脚印,其实,深浅不一的脚印才是真实的,看到身后的脚印心里才会踏实,因为那是你脚踏大地的印记,是你跋涉生命的见证。飘忽着前行,你会有一种失根的空茫;而脚踏着大地,才是一次充实的旅行。 如果上苍给了我们一片荒地,那就在上面犁耕锄耙,春稼秋穑;如果不小心盐碱了自己的那方土地,那就静下心来滤尽“盐分”,泛清“碱气”;如果神经绷得快要崩溃,那就放慢脚步,在大自然的呢喃中倾听呓语。 脚踏大地,只要你在上面真心走过,它就不再苍白。 评点 这是一篇厚重而又不失灵性的文化散文。说其“厚重”,是因为它具有深沉的文化思辨――在文化这块园地上耕耘,要想收获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你就要耐得艰辛,而不能有畏难之心;守得淡泊,而不能有功利之心;修得平和,而不能有浮躁之心。说其“不失灵性”,是因为它又不失散文的形象隽永――对“脚踏大地”这一主旨,作者以张洁、毕淑敏、苏轼的文化操守来加以演绎,以对荒地、盐碱、锄头、竹杖等意象的形象白描来加以昭示。如此行文,既要有功力,无功力不足以察其“神”;又需要有灵气,无灵气不足以绘其“形”。也许,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的一句话来评说本文再恰当不过了:“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