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隍信仰及中国古代城市
城隍信仰及中国古代城市摘要: 在古代,城墙和护城河将城市包围,并使其处于封闭状态。同时受中国古代宗法家族制意识的影响,导致中国古代特有的社会思想文化现象――城隍信仰的产生。城隍信仰的兴衰对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城市经济、城市文化等方面。
关键词: 城墙 城隍信仰 古代城市
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真正的城市都设有城墙。可以说“城墙是中国城市最基本、最引人注目又最坚固耐久的部分”。众多的居民住宅、繁华的商业网点以及富丽堂皇的官府衙门、宫观寺院均被高大厚实的城墙和既宽又深的护城河包围。其中,城中与外界的通道只有四座(或者八座、十二座)城门和吊桥,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如外敌入侵),关闭城门和吊桥,该城就成了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独立王国。城市的这种封闭性特征其实不是孤立现象,而是中国封建社会封闭自守意识的表现。这种意识的形成渊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家族制度。它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有形或无形的封闭圆。无形的圆(即观念)如男女授受不亲、重家庭轻结社、重宗族轻国家、恋故土轻迁徙、重农业轻工商,等等;有形的圆更为显著,从小到大可以依次排列为:(1)夫妻之圆。夫妻之道乃二人之秘事,卧室乃行夫妻之道的场所,属禁地,外人不得轻易入内。(2)家庭之圆。即使一座破房、茅草房也要用土墙、木栅栏封闭起来。(3)宗族之圆。以祠堂为中心,聚族而居,围以高墙。高墙之内,族长的权力至高无上,甚至可以超越国家法律。(4)村落之圆,“中国的每一个居民区,甚至小镇和村落,都筑有城垣”。“中国的每一个村子,无论规模之大小、历史之长短,它的草房和马厩都至少有一道土墙或类似土墙的东西围住。无论一个地方多么贫困、偏僻,一间土房如何简陋,无论一所庙宇如何残破,也无论一条道路如何肮脏、泥泞,在那里总能看到城垣,而且这些城垣往往比乡镇或村子中的其他建筑物保存得完整些”。[2](5)城市之圆。(6)国家之圆。在中国的版图上,东南是大海,西部和西南、西北是高山,都是天然的屏障,唯有北部与欧亚大陆相连,是一个敞开的口子。为此,中国古人倾其财力、人力,经过几个朝代的努力,终于修起了万里长城,把中国完全封闭了起来。
一、城墙是城隍信仰的原因
这种封闭自守的意识与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利与弊,是不言而喻的。但就城市之圆――城墙对城隍信仰的影响来说,其作用是相当大的。
第一,城墙、护城河是城隍信仰的重要凭依,是幻想的基础,它们的存在与否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关系到城隍信仰的兴衰。而在封闭自守意识的支配下,历代对城墙、护城河的修建均予以高度重视(直至清末才放弃修葺),越造越高,越修越厚,这无疑十分有利于城隍信仰的流传。
第二,高大的城墙把城市圈定为一个封闭的整体,实际上成了一座封建城堡。和平年代,城门洞开,城内外的交流还算方便。但遇到战乱年代,尤其是敌人攻城之时,城门一关,整个城市就成了一座孤城。于是全城百姓的性命就与该城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时即使想逃也无能为力。也正因为城墙的封闭性,致使通道不畅,有些突发的事件,如水灾、火灾、瘟疫等,也往往会给全城百姓造成灾难性的打击。正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城中居民极易产生寻求神灵保护的心理,希望神灵能在冥冥之中暗中保佑,使他们化险为夷。充当城市守护神的城隍正是因为契合了百姓的这种心理需要,所以才使得城隍庙中常年香火不衰。当然,随着城隍神作为城市守护神和地方命官观念的深入人心,城隍神成了城中居民的“精神支柱”,无论遇上大事小事,人们总愿向城隍神祈求。所有这些因素都促成了城隍信仰的盛行。
二、城隍信仰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隍信仰的盛行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城市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1.消极的影响
第一,城隍信仰助长了愚昧迷信思想。城隍信仰属宗教信仰的一种,具有宗教信仰所共有的精神鸦片的作用,它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一个虚幻的世界,麻木人们的精神和意志。城隍信仰的核心是对鬼神的迷信,所展示的是一个光怪陆离、阴森可怖的幽冥世界,表现了原始的灵魂不死观念和来世观念。城隍信仰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如在三个“鬼节”(清明、七月半、十月朔)出巡祭孤,还原者扮囚犯扎钢针、托香炉,在城隍庙中“宿梦”、“审夜堂”,等等。所有这些愚昧的迷信行为,无疑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也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第二,城隍信仰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古代城市的正常发展。在中国的古代,城市化的进程极为缓慢,即使在一些古老的大一点的城市中,工业生产的规模也仅仅局限于作坊式手工业,商业形式也大多是“夫妻老婆店”,规模很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重农轻商的观念的影响、科学技术严重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