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口译中应注意礼貌原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英口译中应注意礼貌原则

汉英口译中应注意礼貌原则摘要: 本文从会话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并诠释了在跨文化交流中应如何更委婉更礼貌地表达命令、请求、拒绝、责备、歧义、建议,以期收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合作原则;跨文化交流;委婉礼貌表达 1. 引言 委婉礼貌表达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它的产生和运用,是出于礼貌原则。“委婉礼貌语气如气垫,虽然内中无物,却能缓冲生活中的撞击。”(尼采语)。根据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讲话应提供当前交谈所需要的信息(量的准则),并应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方式准则)。在某些情形下,为什么人们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不直截了当地说出心里想说的,道理很简单,那是为了避免与人发生冲突,避免使人产生不快。运用含蓄、文雅、委婉的词语,能礼貌、间接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以此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由于千差万别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委婉表达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差异较大。一句话,一个词,在一个国家表达的是好意,能引起人们好的联想和情感;而在另一个国家,听来可能是坏意,引起人们不好的联想和情感。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就可能引起误解或不快,甚至造成伤害。 2. 不同语景中的委婉礼貌用语 为了使说出的话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在某些情形下,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不是坦直地去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根据不同环境的需要,采用拐弯抹角的间接方式。但在实际交际中,以下场合中英语委婉表达方式与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下面就英语中委婉表达(1)命令;(2)请求;(3)歧义;(4)询问;(5)建议;(6)拒绝等日常交际用语进行简要分析和介绍。 2.1 请求还是命令 改革开放之初,十几位美国人初到中国,兴致勃勃地参加一个旅游团,到北京、西安、上海、广州等地观光。每到一处,导游都向客人叮嘱:“You must come back here at 4 o’clock.”或者“You must get together at the lobby at 7.”宣布集合时间,集中地点,以免客人误车。每当此时,客人总显出不快的样子。后来有位客人调侃这位导游,问:“What must we do when we check out the hotel? Mr. Must?”显然中国导游是完全出于一番好意,请求或要求客人们做些什么,但事与愿违。英语中“must”不是客气的要求,而是生硬的发号施令,中国人习惯于个人服从集体,对于“必须”这种要求语气是否生硬不会在意。英美客人很难接受,因为这不合他们的文化习惯。导游本可以说:“Well stay here for one hour and the bus will continue the trip at 4 p.m.”“Would you please meet at the lobby at 7?” 2.2 询问的尺度 无论中外人士,关切地询问对方是一种友好的问候方式。在汉文化中,个人是以集体主义或他人为主要取向的。人们在交往中常常会表现出态度热情,采取积极面子策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中国人往往会关切地问:“Why are you in such a hurry? Where are you going?”然而在英美文化中,上两句英文被认为是对个人自由与隐私的侵犯,威胁了对方的消极性面子,较为恰当的问候应是:“You look busy. Howseverything going?” 2.3 绵里带针的责备 对于别人的打扰而给自己带来的不便,或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人们会指责批评对方。这时措词应较为谨慎,否则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会殃及自身。如果不是故意要引起争吵,就会尽量保留对方面子,委婉的责备犹如绵里带针。如:“You ought to be careful next time.”,“Im not satisfied with such a result.”,“-You dont have to play the radio so loud, do you?” ――“Oh, I’m really sorry.” 学生上课迟到了或作业未按时上交,老师一般会责备一二。中国老师会说:“张三,你迟到二十分钟了。”“李四,前天的作文怎么还没交?”英美国家的老师却会说“Could you please be here a little earlier next time? Your writing were supposed to be turned i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相比之下,英语话语中的语气就客气委婉多了。不像汉语中那么当众刺人、伤人自尊。 2.4 拒绝的艺术 拒绝他人的邀请或建议等于违背了他人的好意或意图,亦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