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美声及民族唱法之异同
简论美声及民族唱法之异同我国声乐的唱法基本有三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唱法,源自意大利的美声唱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盛行的通俗唱法。本文拟对其中美声与民族两种唱法在发声、呼吸、共鸣、吐字,以及歌曲的演唱风格、艺术处理方面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比较分析,以获得更为明确统一的认识。
一
美声唱法,意大利文Bel Canto,意为美好的歌唱。主要是指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与歌唱方法。其最早出现于十六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美声唱法要求歌唱的发声自然,声音宏亮,音色美妙清纯,有适当的共鸣和圆润的连贯音,特重的起音法,巧妙的滑音,稳定的持续音,有规律的渐强、渐弱,以及装饰音等,其目的是使旋律演唱得更华丽、更灵活、更圆润、更富有光彩,音高更为准确,声音更具有穿透力。
在十七八世纪,美声唱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欧洲出现了阉人歌手。由于阉人歌手既保持了比女生还短小的童性声带,又具有男子强健的体魄与活量,因此演唱高音、装饰音、快速乐句与复杂的华彩乐段都十分轻巧灵活。九世纪后,美声唱法有了新的发展,以罗西尼(Rossini)、多尼采蒂(Donizelle)、贝利尼(Bellini)为代表的意大利歌剧与迈耶贝尔等人的法国歌剧大胆地采用了自然男女生以取代阉人歌手。到十九世纪中叶,歌剧中的咏叹调成为美声唱法中的一个重要演唱内容,至此,声乐演唱以其更富有男子气慨的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的声音而成为声乐技术发展的时尚与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十九世纪以后,声乐理论与嗓音研究方面已取得辉煌的成就。在此期间,先后出现了加尔西亚父子歌唱学派,杜鲁雷学派,尚“声门冲击”理论,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声乐理论指导,并著有《关于人声的研究报告》、《歌唱艺术论文全集》两书。自二十世纪以来,美声唱法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以及当代世界三大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在我国,人们所理解的美声唱法就是以意大利歌唱发音技术为基础的歌唱方式。虽然融合了各个国家的不同的语言特点,以及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但是基本的发声要求是相对一致的,它形成了世界范围公认的歌唱方式。
二
民族唱法,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秀技巧,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正确发声方法统称为民族唱法。从风、雅、颂到今天的新民歌,民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演唱方式。我国最早的民歌基本上是运用纯真声(民间称大嗓)演唱。北方个别地方的民歌如青海的“花儿”在高音区则运用了假嗓(民间称小嗓)演唱,而且很具特色。这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声音与语言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地方风格,普遍带有说唱性,其声音音质明亮,声音位置靠前。这种声音由于呼吸较浅,共鸣较少,因而显得不够柔美圆润。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民族唱法才开始逐渐走向专业化。部分音乐院校开设了民族声乐课程,设立了民族声乐研究机构,在继承传统的戏曲、说唱、民歌发声方法的同时,大胆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吸收了美声唱法在呼吸、发声、共鸣等方面的优点,使民族唱法更加科学化。这一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的民族声乐演唱家,如才旦卓玛、何继光等,一批富有民族风格特色的歌剧如《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相继问世,给民族声乐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为民族唱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声乐逐渐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民族声乐演唱家如李双江、蒋大为、彭丽媛、宋祖英等,他们因声音明亮纯净,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准确,演唱轻松自然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民族唱法听起来音色较真实、明亮,语言清晰,演唱亲切自然,讲究声情并茂,多用局部共鸣,声带及喉部肌肉的紧张度较大。在呼吸的运用上,借鉴戏曲唱法中的“气沉丹田”,在共鸣的运用上,更多地使用口咽腔与头腔的共鸣,紧抓额窦、眉心,使声音集中靠前。运用民族唱法的歌手喉器的位置相对美声唱法歌略显得高一些,这无碍于歌唱,但必须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在放松下腭,打开颌骨,提笑肌,舌头平放,脖子、肩部放松,强调腰腹肌的力量等方面的要求与美声唱法一致。近年来,民族唱法大胆地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在高音区的发声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解决了民族唱法中高音区的演唱问题,这是民族唱法一个新的突破。
三
近一百年来,从最早的应尚能、肖友梅到喻宜萱,再到后来的周小燕、沈湘等老一辈歌唱家、教育家,培养出了大批我国自己的美声唱法歌唱家。在今天,旅居海外,活跃在国际歌坛的胡晓平、付海静、梁宁、迪里拜尔等,还有活跃在国内舞台上的殷秀梅、幺红、程志、廖昌永等,他们在许多重大的国际声乐比赛中纷纷摘取桂冠。在我国,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