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案2 人民版选修4.docVIP

2017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案2 人民版选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 治家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案2 人民版选修4

二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问题导学 一、唐太宗的民族观 材料一 儒家传统思想坚守“夷夏之变”“夷夏之防”,如孔子曾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孟子也说“只见以夏变夷,未见以夷变夏”。而唐太宗却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对传统民族观有何突破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欧阳修《新唐书》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二、对唐太宗的全面认识 材料一 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为此,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用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有何影响? 材料三 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 (3)材料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 1.“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1)政治方面,一方面,革新政治,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使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更加完备,并进一步打击门阀士族势力,加强皇权,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另一方面,善于用人和纳谏,保证了政治的清明。 (2)经济方面,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社会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民族关系方面,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2.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1)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这就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的色彩,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唐太宗善于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清醒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堂检测 1.在李世民完成唐朝统一的过程中,消灭的第一个割据集团是(  ) A.薛举集团 B.刘武周集团C.王世充集团 D.窦建德集团 2.635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军深入吐谷浑腹地,开始了对西突厥的进攻。唐太宗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扩大唐朝的疆域 B.沟通同西域的联系 C.显示唐朝的实力 D.消灭少数民族政权 3.唐太宗选官不拘一格,以下最能体现他“外举不避仇”的用人风格的是(  ) A.赏识马周 B.提拔房玄龄 C.起用杜如晦 D.重用魏征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 (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回答说:“臣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材料三 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以上材料均摘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这一思想会导致他采取哪些措施? (2)从唐太宗和魏征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君臣们是通过什么得出上述结论的?他们真正“可畏”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实质。 【问题导学】 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儒家传统的民族思想坚持贵华夏而贱夷狄,唐太宗则认为华夏与夷狄平等。 原因:吸取了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唐太宗雄才大略,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政治清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