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动蛋白解聚与耳蜗毛细胞及其纤毛束的极性发育 -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26 ChinJOphthalmolandOtorhinolaryngol,March2012,Vol12,No.2
·综 述 ·
肌动蛋白解聚与耳蜗毛细胞及其纤毛束
的极性发育
靳楷 迟放鲁
【摘要】 耳蜗毛细胞纤毛束是维持其形态与功能的重要细胞结构,参与Corti器正常形态发生与功能活
动。本综述对耳蜗毛细胞纤毛的结构、运转机制、发育过程及与非经典Wnt/平面细胞极性(PCP)通路之间的
联系进行总结,并探讨了肌动蛋白解聚作用与PCP相关蛋白对毛细胞纤毛发育与功能的影响,为深入认识和
研究螺旋器形态发生和听觉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人类Corti器拥有多达 16000个毛细胞,分为 1排内毛细 周转率比丝状伪足慢 10倍左右,提示其中有特异性机制来控
胞(innerhaircell,IHC)和3排外毛细胞(outerhaircell,OHC), 制毛细胞的纤毛结构。
较宽的变化幅度能使人类感知到20~20000Hz频率的声音。 静纤毛的部分肌丝形成根丝,把静纤毛固定在特异性肌动
Corti器具备精细感音能力的关键在于毛细胞、支持细胞,以及 蛋白网角平板上,原肌球蛋白和血影蛋白聚集在根丝周围并可
构成Corti器的附属细胞外基质等共同构成一个协调运转的功 能加固根丝。微管把角平板和轴向细胞骨架相连。有一肌动
[1]
能整体 。每个毛细胞的顶表面有机械感受器纤毛束,由许多 蛋白带附着在紧密黏附接头上,包绕角平板;细胞间的紧密黏
静纤毛组成。细胞外基质和耳蜗盖膜覆盖Corti器顶表面并与 附接头连接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由血影蛋白交联的肌丝网构
OHC静纤毛接触。毛细胞胞体与支持细胞构成紧密连接,依次 成OHC的侧质膜,并有助于维持它们的圆柱形态。
[2]
在其基底面与另外一种细胞外基质(即基底膜)相黏附。近年 Morin等 使用酵母和哺乳动物成纤维细胞 NIH3T3进行
来,在听觉感受器发育和功能的基因和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 研究,发现在导致迟发型感音神经性聋DFNA20/26的2个 肌
γ
很大进步,特别是耳聋相关基因和脊椎动物平面细胞极性(pla 动蛋白(ACTG1)相关突变体 K118N和E241K中,其突变位点
narcellpolarity,PCP)通路的研究大大推动了听觉细胞生物学 位于肌动蛋白解聚因子 cofilin的结合位点上。为了检验该突
的研究进程。 变是否会增强cofilin敏感性,他们在聚合端加入cofilin后检验
其化学当量对光散射范围的影响。电镜观察 cofilin处理后
毛细胞细胞骨架及纤毛结构
E241K的肌动蛋白变化证实纤毛束消失及肌丝急剧缩短,这与
1.1 耳蜗毛细胞的细胞骨架 毛细胞的静纤毛按高度递减排 cofilin剪切敏感性增强相吻合。于是提出ACTG1突变引起的
开,最长的静纤毛和动纤毛并排。所有纤毛最高点指向远离胞 该型迟发型感音神经性聋可能与毛细胞的细胞骨架进行性退
体中心。这种极性对于毛细胞功能至关重要,纤毛束偏离方向 化有关。
引起机械传导通道开放是毛细胞功能发生的前提。动纤毛在 1.2 毛细胞纤毛束 纤毛束形态发生初始,每个毛细胞顶表
发育过程中存在于纤毛束中,但在出生后退化。 覆盖微绒毛。这些微绒毛延长并形成相当长度的静纤毛。在
细胞外肌丝将静纤毛和动纤毛整合成一个束支,并参与束 此阶段,一根单独的动纤毛位于细胞顶表中间。随后动纤毛移
支的被动机械运动。顶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序言 - 司法警察局.pdf
-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ppt
- “南水北调”大西线方案探讨 - 地质学刊.pdf
- 信息技术软件项目测量元 - it项目成本评估.pdf
- 【教学目的和要求】正确理解土地行政处罚的相关规定.ppt
- 64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一、空间数据特征4. - read.ppt
- 无纸化会议系统方案(修改方案310) - 马鞍山市政府.doc
- 热休克蛋白表达调控对角膜创伤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 中国眼耳鼻喉科 .pdf
- 基于支持向量机构象性b 细胞表位预测研究 - 吉林大学学报.pdf
- 第一章警察学绪论 - 警察考试达人朱源葆博士.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