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抽选样本户效益成本考量
抽選樣本戶:效益/成本考量
抽樣應該包括抽選樣本戶、與抽選受訪者兩個階段。
「樣本」指的是個人,但實務上抽樣的樣本單位通常是個人所隸
屬的家庭或組織,所以傳統上針對家庭所作的調查,其抽樣的過程,
精確的說,應正名為「抽選樣本戶」。
如何抽選樣本戶,可經由「效益/ 成本」的比較與「訪問方法-母群
清冊型式」兩個層次的考量。
效益的考量包括是否具推論意義,是否能提高樣本代表性等。從
是否具推論意義,可將各種抽樣方法分作隨機/ 等機率 、與非隨機/ 等機
率兩組。
成本考量包括抽樣成本,與樣本抽出後找到樣本的訪問成本;後
者的成本在實務上影響尤其很大。
(一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 是當我們對母群一無所知
時,最簡單達到隨機/ 等機率性的抽樣方法。
實施方式:傳統上是將每個樣本投入黑箱中抽籤、或登錄入母群
清冊編號後,再使用亂數表抽出。
應用優點:道理簡單易懂。
應用警惕:在母群與樣本都很大時,以傳統的手工方法實施,其
實「頗不簡單」;唯在資訊系統普及後,將母群清冊輸入電腦資料
庫,再使用隨機亂數種子法(randomize) ,則可輕易完成抽樣。
如對造府訪問而言,若採用簡單隨機抽樣,其符合隨機/ 等機率性
不證自明,故樣本代表性必高。但是,在實際執行上,由於成本太
高,且當母群幅員既廣時,幾無實施可能。
因此,統計學家就發展其他抽樣技術,期望減少成本 ,而可維持
一定的效益。
(二) 系統(等距)抽樣
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 又稱等距抽樣、或間隔,是一種降
低簡單隨機抽樣成本的作法。吳統雄[31] 曾經實驗證實,在大型清冊
中,以系統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分析一相同的變項,其「標準誤」非
常接近,也就是抽樣精密度近乎相同。在人工抽樣時代,當母群清冊
中的排列為隨機/ 等機率時,系統抽樣的成本將比後者低。
實施方式:下一小節將再詳細說明。
- 1-
應用優點:抽樣步驟循序漸進,不致在母群清冊中前後跳躍,減
輕工作負擔。
應用警惕:在抽樣對象排列顯然有系統性(週期性)偏差時,可
能會有弊端。譬如軍隊中班兵的排列都是由高到矮,如果使用系統抽
樣調查軍隊士兵的平均身高,而抽樣間距正好是每班人數的倍數,則
可能所有樣本剛好抽到偏排頭或偏排尾,而高估或低估了身高。
(三)集群抽樣
當母群已自然分作許多群體,且係隨機/ 等機率分群時,亦即「群
內變異最大,群間變異最小」時,以「群(cluster) 」為單位調查,將可
大幅節省抽樣與訪問的成本。
應用範例:調查某校新生的智商,且該校是以常態編班時,以
「班」為單位調查即可。
應用優點:達到需求樣本數,但可大幅降低調查成本。
應用警惕:如果該校的班級(群體)不符前述前提,而以入學成
績、或以居住本地(如臺北都會區)和外地(如鄉村)編班,則不適
合以「班」為單位調查。因為前者會使得前段班全班成績都很高,後
段班全班成績都很低,班內差異小,班間差異大。後者會使得班內
「社經地位」差異小,班間「社經地位」差異大,而「社經地位」又
可能影響智商,故不宜實施集群抽樣。
(四)集群抽樣實務的 逆推法
集群抽樣法 ,也是統計中 「統計理論不理會實務 ;統計實務不理
解理論」的重要例子之一 。
集群抽樣通常是針對小團體 ,才可能辨識是否存在 「群內變異最
大,群間變異最小」的群 ;在面對公眾時 ,實務上幾乎難以得知是否
存在這樣的群 。
在統計實務上 ,常以 「行政單位」為群 ,而其研究變項並不符
「群內變異最大,群間變異最小」的前提 ,實無意義 。譬如在研究大
學生對創新科技的應用程度時 ,若以班級為群 ,抽到工科系班 、和抽
到文科系班 ,會有完全不同的估計 ,而兩者都可能是偏差的 。
又如在選舉研究中 ,若以某鄰里為群 ,因人類易受 「小社會相
信」而產生意識型態 ,經常是 「群內變異最小 ,群間變異最大」 ,剛
好與前提背道而馳 。
而在各種中外統計理論文獻中 ,迄今並無這方面的研究 。
吳統雄特依據研究實務經驗 ,建議 「集群抽樣實務的逆推法」 。
譬如在作外銷策略調查研究時 ,被調查公司如果能夠提供5年以上
的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