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原创《石头城》.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创《石头城》

石头城 1.咏史怀古诗 古代诗词中,咏史诗指凭吊古迹,咏史抒怀之诗。 其特征是:凭吊古迹,怀想古人,咏叹古事,抒写对前人优劣得失的褒贬,对眼前物是人非的悲哀,有的还感叹自己的命运、寄托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类诗词,其思想内容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都比较悲凉。 2.怀古咏史诗 特点:①、借古伤今、借古讽今;②、诗歌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③、诗歌里面的“人、事、景、物”,只是作者抒发感慨、寄寓自己对历史的思索的“传媒”和宣泄物而已。(因此,鉴赏这类诗重点应落在“借古”而“讽今”和 “伤今”上。) 判断怀古诗的方法:内容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在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怀古”、“览古”等字样,有的干脆以历史地域以历史地域或人物为题。 一、怀人伤己 二、怀人伤今 三、理性反思 4.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体悟感情: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分析技巧: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5.鉴赏方法:掌握一定的历史文化典故,抓住所咏史事与现实的联系。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谋夺宦官兵权,失败后被贬为朗州(现在湖南常德)司马。元和十年(815年),被召至京,游玄都观,写诗讽刺新权贵,复出为连州(现在广东连县一带)刺史。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调为和州(现在安徽和县)刺史,在任两年复罢去,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路经金陵时,写下组诗《金陵五题》,《石头城》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感受诗境美 《石头城》 1、从题目入手了解背景 怀古诗中往往以某个地名、人名、事件为题。那么在鉴赏这类诗歌时应弄清楚与题目有关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这是一首咏石头城的七言绝句。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南京的江山形胜,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梦死,追欢逐乐,诗家称之为“金粉六朝”。但由于荒淫误国,这一个一个朝代皆灭亡得极快,“悲恨相续”。这“虎踞龙盘”的六朝豪华之都,也就荒凉下来了。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罢归洛阳,路过金陵,见昔日豪华胜地,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怀古诗篇。 2、自由诵读诗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意象?给人什么感觉?诗人选择这几个意象的目的是什么? 2.体会诗人用词的工艺:写潮水用“回”,写明月用“来”。其实,潮水有“回”也有“来”,明月有“来”与有“回”,为什么潮水不用“来”,明月不用“回”呢? 再读诗歌、运用联想,感受诗意美 2.体会诗人用词的工艺:写潮水用“回”,写明月用“来”。其实,潮水有“回”也有“来”,明月有“来”与有“回”,为什么潮水不用“来”,明月不用“回”呢? 1.就形象而言,诗人置身城外,远观江潮,由于高大城墙的阻挡,潮水退回的势头要比涌来更猛,时间更长,给人印象也更深刻;就词义而言,“来”,是因为向往、喜欢才来,而“回”,往往因为厌弃、逃避。潮水因为感觉寂寞不愿在城墙上久留,所以用这个表示后退、远离、逃避的“回”更恰当。 2.至于明月,不用“回”,而用“来”,一则是要以明月的多情相伴反衬石头城的寂寞,再则是要让明月作一个见证。潮水隔着坚厚的城墙无法见证城内之事,而这个明月,它目睹了石头城的落成,目睹了六朝的繁华,也目睹它的衰败以及今天的荒凉,所以它是历史的最好见证。 3.就表达效果来看,最后的明月当空是一个照亮,能够引起读者形象的联想,前二句我们只是从理性意义上了解了国已是故国,城已是空城,至于城内城外到底什么面貌,还是很抽象的,最后的这个明月的到来,把所有的形象,把这古城繁华落尽的荒凉寂寞全都映现出来了。所以潮水一定要写它的“回”,明月一定要写它的“来”,替换不得,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歌鉴赏 1、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 此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 3、作者旧地重游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