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伤寒辨要笺记--程门雪.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辨要笺记程门雪   辨六经   仲师举伤寒而括阴阳,建六经而标病位 ,其论至简至易,实为前古不刊之训矣。   徐洄溪曰:欲读伤寒论,必先识六经之 本证,然后论中所言源流变态,形证色脉, 合并疑似,用药加减异同之故,可以晓然, 不致眩惑贻误矣。   物茂仰曰:三阳三阴,阳明厥阴之说, 与易“ ”之老阳老阴有别,盖医家一家言也 。   贺屋恭曰:史迁所记,既有六经之目, 而与本书所设三阴三阳自别,所谓三阴三阳 ,因非经名也。《扁鹊传》好言脏腑,而是 书不言之,其立论之意,大有径庭也。太阳 少阳太阴少阴之言,始见于《子华子》,《 易言》四象,而不分太少阴阳。三阴三阳, 他书无所见,是必医家之所立,设以辨病体 者也。   藤本廉曰:三阴三阳之目,何谓而设? 凡疾病有六等之差,而地位脉证不相同也。   吉益猷曰:三阴三阳,皆因形状所名之 病名,而非六经之谓也,故终篇称某病,而 无称某经者可以知矣。   雉间焕曰:抑古人言称六经,动及阴阳 ,其志盖始于取譬,则区别其证之目耳。   浅也徽曰:伤寒所称三阴三阳者,即仲 景所以标病位而分阴阳,故也单称为六部也 ,后人以为经络,其意不通。朱肱,王好古 ,陶华辈,凿凿费解,多见其违道矣。夫以 六经为经络,则《素问》之义。与标病位而 分阴阳者,因别也。   雪按:浅田粟原翁曰:三阴三阳,诸家 皆主经络脏腑,而各有异同,毕竟穿凿拘泥 ,无效实用。上所录者,即其所箸六经考中 征引东国诸家所论也。大旨都谓六经是借标 病位,不做脏腑经络解。复有中西唯中,山 田正珍二家,意也差同,其说已另录,兹不 赘。其大旨均为伤寒六经与《素问》不同, 《素问》是言经络,伤寒不本素问,但假此 以分表里之部位,配脉证以为之统名也。山 田又曰:以六经立名,犹数家者流,以甲乙 为记号耳。东国诸家所言如此,几若一说, 余意不然,六经病证表现与素问脏腑经络主 病,合者十九,偶有一二未合耳,谓不必拘 于脏腑经络之说则尚可,谓必尽指脏腑经络 之说则娇枉过正矣。余以为言六经诸家说中 ,只程应旄《后条辨》赘余数语为最合,最 得真理,盖学识经验并到之警语也。其言曰 :素问六经是一病共具之六经(谓一病传“ 移于六经时,所各具之状态也),仲景之六 经,是异病分部之六经(谓六经各自为病也 ),素问是因热病而原及六经,仲景是设六 经以尽赅众病。”数语字字金玉,为诸家所 远不及。明乎此,则素问与伤寒之同异处, (素问热论所言六经病证,与伤寒同者甚多 也)可以了然无碍,一以贯之矣。   辨太阳病:   邪盛于表,谓之太阳。盖邪初犯表,正 气不畅,屈而为恶寒,激而为发热,使血脉 动惕逆行,是以显脉浮,头痛,项强,恶寒 发热等证也。此病大端有二:一则其人腠理 开疏,邪不内迫,徒泛漫肌肉,故脉浮缓汗 同,是如中风,对伤寒紧缩之邪而称,其轻 者耳。一则腠理紧闭,邪气怫郁,遂迫骨节 ,故脉浮紧,无汗,骨节烦痛,是为伤寒, 对中风散漫之邪而称,其重者耳。此即表病 之大纲,而桂枝麻黄之分也。   雪按:以下遍记太阳篇诸条方治,文多 不录,以无精彩处也。又按:太阳正病是大 青龙汤,人所未晓,以桂枝麻黄证用之,当 可以一二剂解,未有变化续起也。大青龙则 有麻黄之外证,而内见烦躁,即原文所谓 “ 脉静者不传,颇欲吐,烦躁脉数急,为传也 ”之传证是已。一起即有传证,知其来势鸱 张,方兴未艾。太阳之大小青龙,与少阳之 大小柴胡,阳明之大小承气,同为三阳大邪 小邪,正病副候之主要方治,人能知此意, 则于原文所载,朗若观星,明如印月矣。   辨阳明病:   阳明病(外之身热,恶热,潮热,内之 腹满谵语,燥屎)所谓胃家实是也。胃热散 漫,未结实,脉洪大浮滑,腹满身重,谵语 遗尿,为白虎汤,口干舌燥者为白虎加人参 汤。   胃热结实者三治:一:胃气不和,恶热 心烦,为结实,调胃承气汤。二:脉滑而疾 ,谵语发潮热,大便坚,腹大满不通者,小 承气汤,(第二条原有未致燥屎四字,不妥 ,故去之)。三:脉已实大迟,燥屎转结, 手足濈然汗出,身重短气,腹满而喘,谵语 如见鬼状者,为大承气汤。   若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 直视,为胃实之热,其脉弦者,精气尚存, 宜下之,若脉微涩,为精气萎缩不振之候。   此皆太阳少阳之邪渐陷于胃者,其证属 缓下之治。(雪按:大承气以下重证,当移 于下面正病自发之中为当。)若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或汗多,或腹满痛者,剧热迅传 ,势近危急,与少阴大承气证,同属急下之 例。   雪按:上大承气证下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