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工程及其应用.PDF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工程及其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工程及其应用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工程及其应用 马耀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的第三极,是“水—冰—气—生”多圈层体现最全,且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高 原强大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显著地影响着东亚气候格局、亚洲季风进程和北半球大气环流。 全球气候变化不 仅影响到青藏高原本身的水圈与冰冻圈过程,改变青藏高原内部的生态系统与环境,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发 展与人民生存条件,而且通过大气环流与水循环过程直接影响到东亚及周边国家的用水安全和自然灾害防 护。 正确认识青藏高原复杂地表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在各种不同的下垫面上建立多圈层 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站(点)。 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过去的7年中,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 究所与其他相关单位一道正在整个青藏高原面上逐步建立“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以研究该地区复杂地表 的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 首先具体介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高原上已经建立的5 个综合观测研究 站,然后介绍利用各个站点观测资料分析得到的多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地气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最后提 出了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所面临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观测结果 [中图分类号] P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42(2012)09-0028-07 统与环境,影响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影响着东 1 前言 [2 ~5] 亚气候格局、亚洲季风进程和北半球大气环流 。 [1]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到青藏高原的环境与人民生 青藏高原素称地球的“第三极” ,平均海拔高 度达4000 m 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 存条件,而且通过大气环流与水循环过程直接影响 东西跨度超过25 个经度。 地形独特、海陆作用强 到东亚及周边国家的用水安全和自然灾害防护。 烈、大气环流复杂,造成青藏高原地区具有特殊的大 国内外科学家从20 世纪50年代开始即认识到 气过程、水循环过程、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效应。 这 青藏高原对我国、东亚乃至整个北半球的气候环境 些特征使得青藏高原不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 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了一系 示器,而且也决定了青藏高原以独特的方式响应全 列大规模的针对高原地表过程与气候环境变化的综 球气候变化。 但这些独特的大气过程、水循环过程 合观测试验研究[6 ~21] ,并且利用这些试验和科学考 与生态过程,特别是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有 察的观测资料,通过资料分析、数值模拟和卫星遥感 待于深入的认识。 此外,青藏高原还是研究气候水 等方法,在青藏高原多圈层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等方 文生态过程的天然实验室。 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相 面已取得了一系列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成果[6~21] 。 对较少,各种自然过程相对易于辨识,青藏高原成为 然而,青藏高原本身是由“高原草甸、荒漠草 开展多尺度、多要素综合研究的理想场所。 青藏高 原、高原湿地、高原农田、高原林地、冰川、雪山及高 原强大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显著地影响着高原内部 原湖泊”等具有多种不同下垫面特征的不同尺度大 的水圈与冰冻圈过程,改变青藏高原内部的生态系 小的地理子系统构成的。 这种复杂的多系统组成的 [收稿日期] 2012-06-25 [基金项目] 全球变化研究国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