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训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校训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摘要: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对高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西安翻译学院的校训为“读书,做人,变革,奋进”,该校训不仅是西安翻译学院近三十年艰苦奋斗历程的写照,更引导了学院未来的发展,对学院的办学理念,制度文化,学风、校风、教风起着指引和激励的作用。   关键词:校训;读书做人;变革奋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05-02   一、校训概述   1930年由舒新城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百科辞典》最早对“校训”的概念进行解释,即:“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由此可见,校训是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是该校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的沉淀,了解一个学校的校训,可以直接触摸到该校最核心的灵魂所在,[2]我国著名大学的精神则体现在其别具特色的校训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学校,校训产生的方式不尽相同,校训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四种方式:一是名人名言的铸入;二是领导人的题词;三是校长的提议;四是以民主集中的方式产生。   西安翻译学校的校训为“读书,做人,变革,奋进”,该校训来源于中国民办教育的拓荒者、西安翻译学院第一任校长丁祖诒教授2008年提出的“十二字”方针(读书,做人,亲情,文明,变革,奋进)。丁祖诒教授任校长期间(1987-2011)总结西安翻译学院(以下简称“西译”)二十多年的办学经验,概括出这十二个字,以之教导全体师生,其中的八个字被作为西译校训一直沿袭至今。这八个简洁有力的字,是西安翻译学院近三十年艰苦奋斗历史的写照,更是西安翻译学院追求卓越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   二、校训的文化内涵   1.读书的文化内涵   读书――破万卷书,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即教导学生来校求学,要抱定宗旨,爱惜时光,以知为重,以学为贵。汉代王充《论衡?实知》中说过“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近代英国学者培根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丁祖诒教授则认为“中国的希望在于青年这一代,在于不畏艰苦勇于攀登高峰的青年,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挑战和机遇,只有充实自己,有备无患,当机遇来的时候才能够奋起抓住机遇”。西安翻译学院的校训――“读书”,简单淳朴的表达了持之以恒、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它引导学生树立纯粹求知、完善自我的治学目的,强调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鼓励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倡导尊师重教、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2.做人的文化内涵   做人――师以身正而诲人,生当效力事乾坤,即教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诚信做人,教导学生甘于奉献,踏实做事。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丁祖诒教授也时常教导师生:“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是西译人立于不败之本,亦是西译人傲立潮头的精神源泉。”作为教师,一定要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为师,要有师之本,之知,之识;为师,要有师之道,之德,之能,要不断扩充自身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学校的教书育人上,自我升华上给学生以表率,以导向,以榜样。作为学生,要在不断汲取知识的同时,加强自我修养,学会做人,做诚实守信的人。正如西译的另一句名言“满载希望的方舟,陶冶情操的熔炉”,希望学生经过大学学习的熏陶,做一个是非分明,美丑明辨,不欺不诈,堂堂正正,能够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责任感,真实活着,不虚伪,不浮夸的“真人”。   3.变革的文化内涵   变革――敢于无私于过去,方能无畏于未来。变革就是创新,就是打破现有制度的束缚,以求得更大的发展。华夏祖先早在《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创新是一个人出类拔萃、自我超越的源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是继承与弘扬创新精神的殿堂,孕育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校训“变革”教导西译人要敢于打破传统的羁绊,敢于破除不合时宜的陈规烂矩,要能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在已取得的成绩面前不固步自封,不居功自傲,要以创新、创造、开拓的精神,谱写中国民学上的神话;要教导教师不断摸索,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积极投身教研教改,探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个性,“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的创新意识;要教导学生多动手,善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盲从所谓的权威,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新发现、新见解、新创造。   4.奋进的文化内涵   奋进――只有勇于攀登崎岖的小路,才能达到人生光辉的顶点。奋进就是要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人世沉浮如电石火光,盛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