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痢疾 - 金百合生物
丁酸梭菌有效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 仔猪腹泻常见的几种类型 细菌性腹泻 营养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 寄生虫性腹泻 1 2 3 4 仔猪红、黄、白痢等 轮状病毒腹泻等 仔猪腹泻常见的发病阶段及原因 1周 出生后 2周 3周 4周 常见黄痢等 常见白痢等 仔猪副伤寒、猪痢疾、应激拉稀等 水样腹泻、红痢等 98%病例由大肠杆菌+梭菌毒素引起,发病率30%-70% 轮状病毒感染及复合感染大肠杆菌, 高发病率(几乎100%) 原因 原因 母猪(MMA)、管理等 其他原因 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 由梭菌毒素引起的新生仔猪肠毒血症 主要危害3日龄内仔猪,1周龄以上少发 各窝仔猪发病率不同,最高可达100%,病死率20%-70% 出生后1天即可发病,突然拉血痢,当日或次日死亡,稀粪呈红褐色,多腥臭。 空肠有出血坏死段,肠壁出血,腔内充满血性液体及气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 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主要采取预防措施 仔猪红痢常见症状 肠道浆膜潮红,回肠充满气体 肠粘膜坏死 粪便样品涂片,可见单一的大杆状细菌 空肠与回肠肠壁严重出血,肠腔充满含血的液体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多发于1周龄内仔猪,3日龄内最常见 同窝仔猪发病率90%以上,病死率近100% 出生12小时左右,同窝仔猪相继发病,仔猪突然腹泻,拉黄色水样或糊状、有腥味及气泡的稀粪。吸乳停止,很快脱水衰竭死亡 尸体脱水干瘦,颈、腹皮下常有水肿。胃及前段小肠粘膜发红、水肿及出血。肠腔积气,肠壁菲薄,胃肠内有腥臭红黄色液体及凝乳块。 一旦发病全窝用药。 仔猪黄痢常见症状 肠腔充满黄色液体 黄色水样或糊状稀粪 脱水衰竭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肠炎为特征的传染病 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同窝猪发病头数、发病先后及轻重不等,发病率50%,死亡率低,但影响生长发育 仔猪下痢,拉灰白或乳白色糊状稀粪,粪腥臭,有气泡 尸体消瘦,胃肠粘膜发炎红肿 、胀气。肠内容物酸臭,呈黄白色、稀粥状 多种抑菌、收敛及助消化药在改善饲养管理的情况下,早期治疗均有疗效。 仔猪白痢常见症状 病猪排出的乳白色糊状粪便 病肠道充气 全段小肠肠腔中充满水 胃积大量乳酪,小肠壁充血,肠腔充气,皮肤脱水干燥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 沙门氏菌,主要侵害6周龄以下幼猪 不分季节,2-4周龄仔猪多发 急性型:病初便秘后期下痢,多在病后2-4日死亡,病死率很高 慢性型:与慢性猪瘟相似,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排出恶臭稀粪,2-3周以上死亡 脾肿大呈紫蓝色、橡皮样 仔猪副伤寒:皮肤出血 猪付伤寒:结肠粘膜炎 仔猪痢疾 猪痢疾: 又称猪血痢,为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各年龄猪均可感染,2-3月龄小猪发病较多,发病率75%,病死率 5%-25%。 急性初期拉黄色柔软或水样粪便,随后粪中充满血液、粘液与坏死粘膜,气味恶臭。 猪痢疾:结肠出血性肠炎 血痢带粘液和坏死性物质 仔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 各种年龄猪均易发病,发病率可达100%,哺乳猪病死率50%,流行主要在冬季 病猪呕吐、腹泻、脱水,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月龄内仔猪常在腹泻后2-4日死亡 返回 肠壁菲薄、扩张、半透明,肠内充满黄绿色液体。 丁酸梭菌如何起作用 作用方式1:占位置。尤其是同类梭菌属,占位更加明显。 . 有害菌 有益菌 肠道上皮细胞 肠道壁 粘附在肠粘膜上 把有害菌的位置挤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小波分析及其应用.doc
- 浅谈岭南建筑的特色及其与台湾建筑之比较研究 -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首页.pdf
-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与绿建筑 - 桃园市大学校院产业环保技术服务团.pdf
- 浅谈脾病泄泻的辨证治疗.pdf
- 流行病学(第7版)(配套光盘) - 吉林大学课程中心.ppt
- 浅谈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和耐药性 -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doc
- 浅谈检验假火车票 - 北大法宝.pdf
- 浅谈高坠案的现场勘查与法医学检验鉴定要点 - 北大法宝.pdf
- 测定铜绿假单胞菌耐受噬菌体的突变频率.ppt
- 浅谈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及临床的贡献 -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pdf
- 甘肃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研究 - 中国干旱气象网.pdf
- 甘薯块根产量性状生态变异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pdf
- 甘蔗梢叶的饲料化利用 - 华中农业大学养殖与饲料.pdf
- 甚么是传染病.ppt
- 甘蔗需水量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南方农业学报.pdf
- 甘油处理二色补血草软化效果的扫描电镜观察 - 云南农业大学.pdf
- 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与应用 - 资源科学.pdf
- 生态足迹理论在生态市建设规划中的应用 - 生态学报.pdf
- 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应用 - 西南大学期刊社.pdf
- 生物催化剂立体选择性的基因工程改造 - 微生物所期刊联合编辑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