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对噬菌体的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 重庆医学.pdf

细菌对噬菌体的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 重庆医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对噬菌体的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 重庆医学

重庆医学 年 月第 卷第 期 2013 2 42 6 697 ·综 述 ·    细菌对噬菌体的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陈灿煌,赵 霞 综述,谭银玲 审校   (第三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 关键词:噬菌体抵抗;限制 修饰系统;顿挫感染系统; 系统  CRISPRCas    :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doi10.3969 .issn.16718348.2013.06.037 A 16718348201306069704 j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 )介导的模板依赖逆转录作用在基因 的可变区引入 DGRs mtd    毒,专性细胞内寄生,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噬菌体可以感 核苷酸替换,引起主要趋向性决定蛋白的末端变异,使其可与 染宿主菌并将其裂解;而宿主菌为了对抗噬菌体的感染,也发 不同的细菌表面结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噬菌体吸附,最终逆 展出相应的防御机制,即噬菌体抵抗 (bacteriohaeresist 转因细菌表面受体变异而引起的吸附抑制作用。最近的比较 p g )。噬菌体是迄今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微生物,其数目是细 基因组学研究表明,包括双歧杆菌在内的 种噬菌体均含有 ance 19 [] 1 菌的 倍 ,也可能是最多样化的微生物。噬菌体通过捕获 系统,该系统可能在不同环境中噬菌体与其宿主菌的共 10 DGRs 细菌而维持着自然界中微生态的平衡,因此噬菌体和噬菌体的 进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抗机制其实在调节微生物种群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外的聚合物不仅有利于细菌在恶劣的环境中存活,还 近来,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广泛传播引起全世界关 能为细菌在噬菌体和受体间提供一个物理屏障。但是在快速 注,人们开始重新考虑利用噬菌体来治疗细菌感染,即噬菌体 进化过程中,一些噬菌体可通过多糖水解酶或裂合酶识别甚至 治疗。而噬菌体治疗最显著的一个缺点是不能治疗抗噬菌体 破坏细胞外多糖聚合物。一些假单胞菌,固氮菌可产生藻酸盐 的细菌性感染疾病,并且可能会导致耐受噬菌体的菌株出现。 增加对噬菌体的抵抗;而以假单胞菌为宿主的 F116噬菌体能 不管是自然条件还是人为条件,细菌对噬菌体的抗性问题都很 合成一种藻酸盐裂解酶,能减低细胞外基质的黏滞性,更有利 难解决,因此迫切需要弄清细菌对噬菌体的抵抗机制,为今后 于噬菌体在细胞外基质中扩散。大肠埃希菌( )细胞表 E.coli 噬菌体治疗的靶点研究及耐受噬菌体细菌性感染的治疗提供 面具有脂多糖 抗原和荚膜多糖 抗原;噬菌体随着细菌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