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彝文文献中孝道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识彝文文献中孝道故事

初识彝文文献中孝道故事在彝文古籍中的文学文献,有一部分是关于孝道美德的内容。王继超、张和平由彝文古籍文献翻译整理,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赛特阿育》一书,其内容就是反映彝族传统孝道美德文化的。该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董永行孝的故事,这是历史上对流传于汉区的董永行孝故事的翻译改写;第二部分是反映彝族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孝道故事二十则,以及“献酒书”节选和“献茶书”节选。这二十则彝族孝道故事以及“献酒书”节选和“献茶书”节选,对于进一步了解、研究中华孝道文化增添了新的材料,对于全面继承、弘扬中华孝道文化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特将其译文文本内容归纳加以介绍,以飨读者。 一、孝敬父母得好报 孝敬父母在中国是所有民族的美德,彝族亦不例外。行孝不仅表现于日常生活中,也在文学作品中以不同的形式加以记述,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对孝行加以褒扬,对孝道文化加以弘扬。在彝族的孝道文化中,人们认为孝是义务,不需要回报的;但为了激励人们行孝,也出现了以行孝得好报的内容。所以在彝族的二十则孝道故事中,有一则从标题直接反映主人公孝敬父母,其内容为孝敬父母得好报的故事;但从情节模式看,有点像受董永行孝故事的影响。这则故事叫《孝敬父母的皤娄阿迤》: 古时,有个名叫皤娄阿迤的人到啥靡卧甸(今云南大理),见万物之母整齐排列着,他不禁伤心痛哭起来。万物之母问他为何啼哭?他回答说:触景生情啊,在他乡见到他人的母亲,不由思念自己的母亲,因此而痛哭。万物之母听后很感动,赐给他寿岁、富贵。皤娄阿迤因孝敬父母而得到好处。 二、以祭祀方式怀念先灵以尽孝 以祭祀怀念先灵以尽孝的故事,一共有七则,在《赛特阿育》一书所载的彝族孝道故事中,占了相当的分量。对先灵的祭祀,是彝族传统孝道文化中行孝行为最为突出的事项。第一则故事叫《祭祀儒愁阿维》,其情节是说一个孝子赌物思人而举行祭祀,以表达自己心中对先人的思念。第二则叫《祭祀额哲布嘎》,说一个毕摩的儿子笃则祭祀他的父亲(去世的老毕摩)很隆重而受到天上众神之主策举祖(即四川彝族所称的恩梯古子)的欣赏,于是赐给笃则寿岁和富贵,让他走遍天下能谋生。第三则叫《祭祀色吞史汝》。这则故事在描述了对色吞史汝的祭祀后说道:“更主要的是,生老病死人人都无法抗拒。”这说明人们当时已经有正确的生死观,对先灵的祭祀仅是表达自己的孝心而已。第四则故事叫《祭祀吉沽舍伟》。这则故事所反映的精神与第三则相似,故事的结尾称:“假若人不会死亡,大地如何容纳;假若树不会倒,天地间也将失去光明。”第五则故事叫《祭德楚赫保》,叙述一个宋代的乌撒女杰去世后祭祀的规格很高。第六则故事叫《祭阿恒鸠朵》,叙说一个叫阿外惹部的女杰临终留下遗嘱:她死后如果相关的人不到场就不能为她举行祭祀。第七则故事叫《孝子祭慈母》,说一个叫阿楚益吉的人未能对去世的老人生前尽孝而自责悲伤不已;一个叫鲁则阿租的人劝他说:“万事万物都有好形象,作为人来说,恸哭会失去形象。对母亲思念的最好办法是举行祭祀。益吉欣然依计而行。” 三、以哭表达孝敬之心 以哭表达孝敬的有八则,在彝族的这二十则孝道故事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在以哭表达孝敬的故事中,有子女哭母的、孙哭祖的,还有风、土地哭灵哭冤的,甚至有贤妇哭夫灵和麒麟哭母灵的,这在其他民族关于孝的文化中是没有的。 第一则故事叫《额索哭母灵》,说的是一个叫额索是司的生养育之神,他忙着救济穷人,医治病人,惩治坏人,开导愚钝,扶老携幼,以至于他的老母米祖宏则去世也不知道,所以极为悲伤。飞禽走兽为报答额索的恩情,提出挑选最好的毕摩为额索的母亲作祭祀,百兽和草、木、竹、水也都强烈地要求请最好的毕摩给他的母亲祭祀。“六祖”为报答额索替他们传宗接代付出的辛苦,选派出学问高深的毕摩阿鲁祖、阿洛佐,选用肥壮的猪、牛、马、羊作祭牲,要为额索的母亲举行隆重的祭祀。卓罗纪、武德本、武陀尼、武色吞也为他准备了丰富的祭品祭牲。故事最后说:“真是善有善报,额索感动不已,得到了最大安慰。”第二则故事叫《鹤鹃哭树》,这是一则表现自然界和谐的故事,纳入彝族孝道故事系列中,充分说明了彝族孝道文化的特色。故事说鹤、鹃、鹰为风把他们的家园――树毁坏而痛哭,结果百鸟闻之无不落泪。鸠开辟了地方,锦鸡召来暖风,云雀迎来了太阳,鹤鹃才止住了哭。第二则故事叫《风哭》,第三则故事叫《土地哭》。前者说:黑、黄、白三种风的声音此起彼落,也是死的表现,昏昏沉沉的蜂子是在为消逝了的风声招魂。后者说:从前的一天,任洪鲁、皮能博、尼洪鲁等九大山相聚,它们哭诉说它们都提供森林、河流、大岩,让人类和各种动物繁衍生息,但是却没有受到中部地方大地的待遇。第五则故事叫《孙哭祖灵》,故事叙述孙哭祖灵后在其结尾说:替死去的亲友及有关系的人哭灵是人生的一项义务。第六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