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中毒致意识障碍2例治疗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豆根中毒致意识障碍2例治疗体会

山豆根中毒致意识障碍2例治疗体会关键词 山豆根 中毒 治疗体会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80 山豆根,又名广豆根。其性苦、寒,有毒,中医上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便利咽之功效。是治疗咽喉肿痛和子宫颈癌、恶性葡萄胎、膀胱癌、慢性迁延性肝炎的要药。本品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甲基金雀花碱等多种生物碱。不良反应一般在服药后5~10分钟出现,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系统兴奋,还能够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个别报道山豆根引起亚急性基底核坏死性脑病。2002~2011年收治山豆根中毒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56岁,于2008年10月自服治疗咽喉疼痛中药1剂(后经检查含山豆根10g),上午出现全身发冷,四肢无力伴恶心、呕吐,6~8次/日,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天在乡卫生院就诊,按腹泻给予治疗,次日患者出现反复癫痫样抽搐10余次,逐渐出现意识不清,血压下降。遂转我院,以“急性播散性脑病”收住,入院后查头颅CT、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均不支持上述诊断,详细询问家属并检查其服用的中药,发现有山豆根,考虑为山豆根中毒,按山豆根中毒治疗,患者2天后病情好转,7天后治愈出院。 例2:患者,女,30岁,因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在家自服中药(含山豆根)煎剂,实开3剂,服用1剂后出现中毒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头重脚轻、步履不稳、摇摇欲倒,大脑不能完全支配四肢,继而出现抽搐、浅昏迷,以“昏迷原因待查”收住神经内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脑部病变,加之有上述1例患者的资料考虑山豆根中毒,之后证实该患者确实为山豆根中毒,采用中药的补中益气汤加减,另给予补液、对症治疗,1周后治愈出院。上述2例患者随访10天无异常。 临床表现及治疗:⑴山豆根中毒的潜伏期5~30分钟,中毒表现:起初头晕,眼花,倦怠,食欲不振,继之出现嗜睡,口吐白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共济失调,食物不清,语言障碍。严重中毒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神志不清,发绀,抽搐,昏迷等症状。双肺听诊可闻及水泡音,口鼻溢出血性泡沫,出现呼 吸暂停,最后多因呼吸中枢衰竭死亡。⑵急诊处理:治疗原则:洗胃、导泻、对症治疗。具体如下:①给予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②补液,同时给予激素治疗,减轻脑水肿;③醒脑治疗(如清开灵);④654-2 10mg或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⑤抽搐时给予地西泮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⑥吸氧、对症治疗。 讨论 山豆根中毒病例在数十年中明确诊断的仅此2例,在明确诊断后,经过正确有效地治疗,患者均治愈出院。体会:①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时,应全面考虑,不能草率下结论,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②治疗方式选择得当;③因为此病临床上少见,年轻医师经验不足,思考问题局限,知识面窄,易误诊;④询问病史不详,易漏诊,给患者造成伤害。 历代本草学者记载山豆根有不良反应,但上述中毒现象、中毒时间和解救方法却少有记载或报道,如普通高年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药学》注明其“大苦大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明确不良反应而不是中毒。不良反应是指在治疗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症状轻,危害不大。而过敏反应是指用药量过大,时间过长,或机体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所发生的对机体明显损害的反应。按现代医学观点分析,山豆根中毒是由影响人体中枢神经及循环系统造成。 综上所述,山豆根确有较强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不能大剂量(每剂药量不超过10g)或长期服用(总量不超过80g),否则,可能引起中毒。 参考文献 1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8. 2 王钦茂.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86. 3 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95.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