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台湾通史》对少数民族书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析《台湾通史》对少数民族书写

析《台湾通史》对少数民族书写连横著《台湾通史》是一部记载1896年之前台湾历史的著作。关于《台湾通史》的研究,已有多篇论文,涉及其体例、旨趣、内容等。近百年来,台湾出版的多种台湾史书,基本上都是汉人中心史观。本文通过回溯台湾少数民族与闽粤移民的冲突,探讨连横著《台湾通史》的体例,来分析连横如何书写台湾少数民族,指出其中的若干缺失。不当之处,尚祈海内外方家批评指正。 一、闽粤移民与台湾少数民族的冲突 汪洋大海中的台湾,怀抱绵延不绝的青山,鲜花四时不谢,青草终年常绿,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在一望无际的绿野平畴之上,辉映着耸立峰巅的皑皑雪山。在这样一个风物绮丽,暖流吹拂的美丽之岛上,几千年来,少数民族陶醉在大自然的造化中,乐天知命。 台湾物产富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大航海时代成为西方列强觊觎的目标。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前往台湾,于次年2月迫使荷兰人签约投降,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将大陆的政治制度和文教制度移植到台湾,设立一府二县,作为反清斗争的基地,大批汉人随之而来。 1683年7月,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向澎湖进发,直指台湾,迫使明郑缴械,结束了郑氏统治,将台湾正式并入清王朝的版图。 由于闽粤人稠地狭,早在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就有大批民众出洋谋生。台湾沃野千里,人口稀少,成为民众的向往之地。清政府推行海禁政策,严禁沿海居民偷渡,“乃恐内地游手无籍之辈,潜聚日久,而滋事贻累海疆。”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大,为求生存,闽粤人民铤而走险,偷渡台湾海峡,许多人葬身大海。清政府对在台人员严格防范,规定赴台者不许携眷,已入台者不许招致家眷。 偷渡台湾的人数现已无法统计。康熙五十年(1711年),周元文估计:“台郡当初辟之区,地广人稀,菽粟有余,原称产米之地,自数十年以来,土著之生齿既繁,闽粤之梯航日众,综稽簿籍,每岁以十数万计。”到1811年,台湾人口约180万人,其中大多数为闽粤移民。之后,台湾也面临着人多地少的严峻问题,移民渐趋减少。至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时,闽粤移民及其后代约300万人,少数民族约10万人。 康熙统一台湾以前,台湾开发限于台南一带。大批闽粤移民前赴后继,带来大陆较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儒家文化,台湾的开垦渐次铺开。自康熙中期到乾隆后期,台湾岛西部的平原基本得到开发。嘉庆、道光年间,移民深入丘陵山地,如宜兰平原、埔里社盆地等。“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于天下。过此再四五十年,连内山山后野番不到之境,皆将为良田美宅。” 清政府把台湾少数民族称为“番族”,以汉化程度,分为“熟番”(杂居平地遵法服役者)和“生番”(深居内山未服教化者)。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尚低,多处于饮毛茹血、刀耕火种阶段,无力阻挡外来移民的迁居。 闽粤移民大量涌入台湾,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通过请垦、占耕,或通过向少数民族买卖、交换甚至用不当的手段,获取土地。闽粤移民付出资金买断开垦权,还要贴纳“番饷”,交纳“番租”。但“番租”向来很少,根本不够少数民族生活。康熙年间,沙辘社土官嘎即告诫族人:“祖公所遗,只此尺寸土,可耕可捕,藉以给饔餮、输饷课;今售于汉人,侵占欺弄,势必尽为所有,阖社将无以自存矣。”为获得生存空间,用武力强占土地不可避免。嘉庆、道光年间,漳州人吴沙率漳、泉、粤三籍民众人垦蛤仔难(宜兰),以武力为先导,“初人,与番日斗,彼此杀伤甚众”。郭百年率人开垦埔里社,少数民族民众不服,群起反抗,双方相持一月有余,郭百年不得已佯装撤退罢垦,却乘少数民族民众不备,焚杀抢掠。少数民族民众不敌,聚族逃亡。少数民族向地方官府申诉,却因言语不通无法表达,反受呵责,冤屈难伸。 随着移民“愈垦愈深”,丘陵山地不断被拓垦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的活动空间日趋缩小,除归化外,从平地退居山丘,从山丘再退居深山。汉人不断开垦,终将使少数民族无立足之地。为保住家园,少数民族多次袭击闽粤移民。 在清朝统治的200多年间,台湾逐渐发展为一个农业经济较为兴旺的区域。广大闽粤移民在开垦台湾的过程中,勇往直前,倍尝疾病、洪水、台风等灾害的侵扰,与少数民族进行顽强的搏斗,群体间也充斥着对立与冲突。随着闽粤移民的迅速壮大,成为台湾岛上的主人。少数民族逐渐失去岛内主体民族的地位,划地自保,自求多福。 二、《台湾通史》中的少数民族 连横(1878―1936年),字雅堂,号慕陶,又号剑花。受到孙中山等人思想的影响,他用手中之笔,追求民主共和,是一位具有汉民族气节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台湾总督府严苛的殖民统治下,连横空有满腹文章,有志难申,有国难报,抑郁不平之气只能倾注笔端。 日本在台湾推行殖民统治,用资本主义管理方式、生产方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