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人眼中的月亮(语文论文)
文人的月亮情结
环境102
郑 辉
1002010232
文人眼中的月亮
【内容提要】 月,是中国文学中亘古不变的母体,月亮的清辉穿越千年,在与它无数次的碰撞中,我们变得更加人文,更加有情感。月,实在是太神秘太迷人,文人骚客寄托在其中太多的内涵,太多的情仇。不论何时何地,不论是谁,每当看到了月亮,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情感,而且文人对于月亮的情感更是历久弥新。我们在诗歌中领略月的美,在文章中感受月的情。
【关键词】 月 文人 情感 亲人 恋人
正文:
月亮总是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我们经常借助月亮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论是亲情还是友情还是爱情。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每当我们仰望星空,看着皎洁的月光时,心中总会有无尽的遐想,总会想到一些有关月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明月几时有》……但是在不同的诗词中,它代表的意思也不尽相同。
文人眼中的月亮是美的象征
中国文人自古至今一直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情感,月是文学中古典型意象的永恒主题。《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南朝周祗《月赋》形象地描述了月的美感:“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月被赋予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审美内涵。而当月与世间山水相结合,便会构成更加清美的景致。谢庄《月赋》写道:“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秋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秋月的纯净之美在山水的背景衬托下得到表现的;月亮朦胧柔和的清辉还有一种化景作用,能赋予山水景物以独特的神韵,陶渊明《闲情赋》云:“月媚景于云端。”一方面说明月本身是美的,另一方面说高挂云端的明月可以为世间景物增添美感。写月的诗,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我们学过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人评价说是“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也赞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中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文人眼中的月亮是人类寄托情感的载体
文人借助月亮寄托了恋人之间的相思之情。在《诗经 陈风 月出》这首诗中,月亮就被用来寄托作者对美人的思念之情,借助月亮刚升上来的那一刻的洁白和明亮,来衬托少女月下柔美婀娜的姿态。有了月下的美少女,才有了对美女的追忆和思念。。《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游丈夫的闺情诗。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每当文人看到月亮孤悬天际,唤起了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让产生一种寻求生命真谛的哲人式的感悟,启示着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在这种心态中,明月意象常作为永恒的象征。诗人站在月光下便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月亮也成了阅尽沧桑的见证。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曾写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在月下神思飞跃,他将月亮与人生紧紧联系,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海子的《三个月亮》,蓝海文的《月光》,还有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院长沈毅的《月光》,他们之所以写月亮是因为他们都对月亮有着深厚的情感,希望借助月亮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我国现代的女作家张爱玲也写过月亮,她心中的月亮斜斜的挂在上海的夜空。“30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30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30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纸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模糊。老年人回忆中的30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大、圆、白,然而隔着30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纵观中国的文学,月亮一直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它总会勾起文人的各种情感,虽然是穿越千年的月光,但在文人的内心深处依旧有属于它的一片净土,它是永恒的,它是让人难以忘却的。
注释:
/question/146519106.html
/Article Show,asp?ArticlelID=7275
《大学语文》P135页评析 王新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00字作文稿纸A4打印模板-400字作文稿纸[参考].doc VIP
- 物业三标体系培训.pptx VIP
- 7838G_Ren Jiansheng LD-Parex芳烃联合装置工程变化_04_20.pdf VIP
-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ppt VIP
- 《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标准.doc VIP
- PCS-9621_120189站用接地变保护装置说明书.doc VIP
- 2024甘肃武威凉州区发放镇招聘专业化管理的大学生村文书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3篇.doc VIP
-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