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发展校园网路广播之初探性研究 - 中华传播学会.PDF

国内大学发展校园网路广播之初探性研究 - 中华传播学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大学发展校园网路广播之初探性研究 - 中华传播学会

國內大學發展校園網路廣播之初 探性研究 吳致達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 研究生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三段 33 巷 5 號 (02) 2234-9633 shakespeare@.tw 國內大學發展校園網路廣播之初 探性研究 《摘要》 本研究認為,網路多媒體的時代已經來臨,使用網路收聽廣播、 接收圖文影像已是趨勢所至。大學校園是一個資訊流動很快速的環 境,因此諸如像 BBS、WWW、大學報、校訊等媒體都提供學生族群不 少汲取資訊的來源,以大學為起點發展網路廣播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過幾年 3G 手機將日漸普遍,我們可以預見將有不少人會利用行動媒 體(如手機、PDA 及 Notebook 等)收聽新聞和生活情報,校園內無 線上網收聽廣播也大有可為,因此如何把技術的推展和節目的規劃有 效帶入校園網路廣播,將是攸關校園網路廣播能否有所創新跟突破的 關鍵。 因此,本研究從初探性的角度出發,探討目前國內幾所大學發展 校園網路廣播的現況,並透過焦點團體座談以瞭解校園網路廣播閱聽 人使用與滿足的狀況,並期許本研究能對國內網路廣播的發展有所貢 獻。 關鍵詞 : 校園、網路電台、網路廣播、閱聽人 2 壹、 緒論 一、研究動機 網路廣播被看好的原因是:網路技術是資訊科技的一部份,因為是透過網路 傳輸聲音與音樂,所以新的網路技術大多與改善網路廣播的品質息息相關,其技 術伴隨著電腦科技的進步與寬頻網路的普及,透過網路傳遞的網路廣播,在音質 上、傳輸速度上將會有大幅改進。比較起傳統透過無線電波傳輸的廣播不易受到 干擾,因為地形與地域的囿限對網路傳輸較無影響。 再者,網路廣播另一個特出之處是可透過網際網路,讓閱聽人使用到無國界 限制的廣播服務,全世界的網路電台,只要有網址,閱聽人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 個角落接收到他們屬意的聲音。 但是網路廣播相當耗費網路骨幹頻寬,因為網路廣播大半運用資料串流技 術,但是串流技術對於網路整體頻寬雖然所佔量不大,但卻要求供應固定、穩定 的頻寬,並且要一段時間,如果經營者不透過 Multi Braodcast 的技術,必須具備 超大頻寬的主幹網路,而且無法服務太多使用者同時擷取資料串流。 目前國內已經有多所大學發展出以校內師生為主要受眾的校園網路廣播,像 是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大學及交通大學等。這幾所學校的網路 廣播都是架設在校內的學術網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 ;簡稱TANet )上, 因此在網路資源的取得上佔有先天上的優勢。而多以大傳相關社團成員為主要主 持班底的學生 DJ 雖未經過嚴格完整的專業訓練,但其膽識和創意卻也是值得肯 定的。此外,校園網路廣播的推展除了對內可以促進校園資訊有效的流通,扮演 學生和校方之間另一種良好的溝通管道外,對外則可以加強校園和社區之間的聯 繫,並提升學校本身的形象。 國內有關網路電台的研究很少,其中和校園網路廣播有關的,是學者葉蔚明 (2000)所作的「校園網路電台發展契機之研究」,然而該研究焦點著重在網路發 展過程、類比媒體與數位媒體的消長情形及網路電台未來的發展潛力,對國內校 園網路廣播的發展情形則絲毫未提,甚為可惜。因此,本研究擬從初探性的角度 出發,探討目前國內幾所大學發展校園網路廣播的現況,並透過焦點團體座談以 瞭解校園網路廣播閱聽人使用與滿足的狀況,並期許本研究能對國內網路廣播的 發展有所貢獻。 3 二、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探討「網路廣播」的定義、運作方法,及其與「傳統廣播」的差異。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