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髹饰录》与明代漆艺文化
何振纪
[摘 要]中国漆艺史上的名作《髹饰录》诞生于明代嘉万至天启初期(1522一1625),该书总结了明代
流行的各类漆艺知识,包括漆器制作的工具、材料以及规则,还介绍了各款漆艺类型。中国的漆艺历史源远
流长,相关知识积累至明代终成此书。明代正是中国自汉唐以来另一个漆艺的黄金时期。明代的漆艺之发达
从此书的丰富记录中可见一斑。通过对《髹饰录》的产生及其作者的社会背景的分析,可见其时的漆艺文化
受到了发达的商品经济与知识密集传播的双重影响,并形成了早期专擅某项工艺的“名工”雏形。
[关键词]《髹饰录》 漆艺 文化明代 中国
[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890(2016)01—07l一07
明代是汉唐以降中国漆艺的另一个黄金时期, 谓:
《髹饰录》便记录了其时漆艺流行的盛况。唐宋之 《髹饰录》一书,初木村孔恭,藏钞
时,中国所诞生的漆艺种类尚不算多,但到元明 本一部。文化元年昌平坂学问所购得之。
时代已十分丰富。今天所见各种中国漆艺到了明 维新之时,入浅草文库,后转归帝室博
代也已基本出现,从流传至今的历代漆器可见, 物馆藏,并有印识可征。东京美术学校
除了距今更近的清代之外,数量最为可观的乃是 帝国图书馆及尔余两三家所藏本,皆出
明代了。明代所出产的漆器不但数量巨大,而且 于蒹葭堂本,未曾有板本及别本。②
运转于海内外,受四方所青睐。《髹饰录》便出现 据此,“蒹葭堂本《髹饰录》”抄本长久以来
在这样一个漆艺繁荣、经济发达的时代,并且得 一直被视作《髹饰录》的传世孤本。有关“蒹葭
借其时频密的中外交流而流传。 堂本《髹饰录》”抄本的流传,可确定的是,在木
村蒹葭堂去世不久后,1804年即随其巨大藏书一
至迟在清嘉庆年间(1769—1820),《髹饰录》
已在国内失传,只有手抄写本流传至日本书肆。 起,被收入到江户幕府当时直辖的最大儒学教学
直到进入20世纪,国内已遗忘明代曾有此奇书。 机关——昌平坂学问所。明治五年(1872年),
1925年,热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朱启钤因收集随着原幕府昌平坂学问所藏书与红叶山文库合建
古代漆艺资料时从日本大村西崖氏《东洋美术史》 浅草文库,此抄本也随之藏入。及后,明治十四
中得识明代《髹饰录》的存在。①朱氏便去信索得 年(1881年),又随浅草文库的古籍部分转藏至
《髹饰录》的影印本,并经校勘后在1927年刊印了上野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前身)。此后,
出两百本。从此,《髹饰录》又在母国得到传播。 “蒹葭堂本《髹饰录》”至今一直收藏在东京国立
大村西崖寄给朱启钤的《髹饰录》本子来自 博物馆。(文末图l、图2)
于江户时代大阪的著名收藏家木村蒹葭堂旧藏, 另外,大村西崖的介绍里还提到为《髹饰录》
这部《髹饰录》抄本被后世称之为“蒹葭堂本 标注的寿碌堂主人是昌平坂学问所的学叟。然而,
《髹饰录》”。日本学者大村西崖曾介绍其流传, 从“蒹葭堂本《髹饰录》”抄本的抄写字迹看来,
[作者简介]何振纪(1981一),男,广东佛山人,设计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讲师。(浙江杭州,310024)
① [日]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陈彬酥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211—212页。
②王世襄:《髹饰录解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71
原文与标注字迹一致便表明此二者是同时抄写, 正二十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将原兴安
即在抄写之时,母本上已存在寿碌堂主人的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用房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 "话语置换"或"话语回归"——对当今文化理论研究之"去唯物史观"倾向的反思.pdf
- "黄河口文化"内涵及发展刍议.pdf
- "进步"的维度学衡派的文化概念诠释.pdf
- "理工结合"理念下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分析.pdf
- "课前一分钟英文演讲"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中的教学实践 ——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pdf
- "两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pdf
- "去图书馆化"现象的文化原因解读.pdf
- "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在中职教育改革中的应用——以福建理工学校"学生综合教育管理工程"为例.pdf
- "三腿一平台"组成的"基因打靶"——评介200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