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卷第2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丰主会科学版) V01.30No.2
ofSouth—Central for andSocialSciences)
2010年3月 Journal UniversityNationalities(Humanities Mar.2010
从四大民瑶看明清以来
“南岭走廊’’的族群互动与文化共生
刘秀丽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作为南岭民族走廊上的一支特殊族群,明清时期湖南江永的四大民瑶承担着扼守湘桂边界的军事重
任,与周边的汉族土人、广西境内的“远瑶”等族群形成持续的互动,在族群互动中不断吸纳和采借周边族群的文化
元素并生成了自身的民瑶文化,各族群在互动中形成文化上的共生。
关键词:四大民瑶;“南岭走廊”;族群互动;文化共生
中图分类号:K280.6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原与南岭的交界地带以及汉族和南方少 如果说以往对西北走廊的研究侧重于其交流
数民族互动往来的主要通道,“南岭走廊”的提出有
其重要意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便提以为,对南岭走廊的研究应关注它的“互动性”——
出这一概念,作为与“西北走廊”、“藏彝走廊”相并列 它是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是中原汉文化南下和苗
的三大民族走廊之一[1],用以指五岭山脉及其附近 瑶文化南移的必经之路。湖南省江永县四大民瑶的
的山地和低谷,是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各民族的聚居 形成与发展及其与周边族群的互动,正是这一特性
区,也是中原汉族移民南迁的必经之地及移居之地。 的极好体现。
针对南岭走廊的特点,费孝通先生指出在方法上要 一、四大民瑶的形成
加强民族互动关系的研究,即“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 在湖南南部、湘桂交界的江永县西南境,有扶
来看各民族间的往来变动,怎样影响它们的形成、合 灵、清溪、古调和勾蓝“四大民瑶”。费孝通先生1988
并和分化……从动的、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2]。 年来江永考察时看到,“那里瑶族大概可分为三类:
以往关于民族走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西北走 高山瑶、平地瑶和已经和汉族混合了的瑶胞,,[引,费
廊”与“藏彝走廊”,如王明珂的《羌在汉藏之间—— 老所说的“已经和汉族混合了的瑶胞”即指“民瑶”。
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便是研究民族互动的 四大民瑶的形成当在元明时期。《元史》中有对扶灵、
典范之作;以理论研究见长的王铭铭教授近来也加 清溪等瑶人招降的记载,时间发生在泰定三年(1326
入到这一行列,其近著《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 年):“庚午(五月),乞住诏谕永明∞五洞蛮来降”,
类学的再构思》可以说是从视角上对藏彝走廊研究 “乙卯(十月)……扶灵、青溪、栎头等源蛮为寇,湖南
提出的新探索。在关于族群关系的研究中,特别是近 道宣慰司遣使谕降之。,,[朝但一次劝降并未成功,“四
20年来,华南、西南、东南等以地域为单位的研究掀 年四月,永明县境瑶贼复叛,寻寇广西之全州,守将
起一个又一个浪潮,黄淑娉教授的《广东族群与区域 讨捕之。至正初,县境瑶僮乘乱窃发扰害乡村者数十
文化研究》、周大鸣教授的《珠江流域的族群与区域 次。八年,林兴祖遣道州路总管以手版谕之,皆以兴
文化研究》等都将研究触角深入到广阔的南岭地区, 祖廉洁爱民,遂贴服,四境获安。蚍明
为下一步展开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奠定了基础。 明朝定鼎以后,朱元璋继续对瑶人实行招安:
收稿日期:2009一09—24
作者简介:刘秀丽(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市规划专业实习类课程体系研究——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pdf
- 产业投资基金及其组建模式的探析——基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角度.pdf
-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州市城郊为例.pdf
- 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研究——以辽宁省为例.pdf
- 城市景观文化的环境审美价值.pdf
- 城市客厅与文化舞台——深圳南山文化(美术)馆设计.pdf
- 城市社区与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研究——以上海凌云社区与华东理工大学的体育资源共享为例.pdf
- 城市外来人口“身份-认同”研究的范式转换——从“制度建构”范式到“文化场域实践”范式.pdf
- 城市文化地图与城市文化规划.pdf
- 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选择武汉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