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化学溶核术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docVIP

中西医结合化学溶核术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化学溶核术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化学溶核术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胶原酶加参麦注射液椎管内推注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例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胶原酶加参麦注射液椎管内推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疗效优良8例,有效4例。结论:胶原酶加参麦注射液椎管内推注治疗高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之单纯的胶原酶注射优良率高。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化学溶核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 R684.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198-02 我院自开展胶原酶注射术[1]以来,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但临床发现对高龄患者的疗效不太理想。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胶原酶加参麦注射液椎管内推注治疗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例,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例病例中,男性8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85岁,年龄最小者80岁,最大者91岁。 1.2病例选择及来源 1.2.1诊断标准Mcculloch标准[2]:①腿痛大于腰痛;②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减退;③直腿抬高80岁。 1.2.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合并椎管肿瘤等疾病,影响本病诊断及治疗者;③合并有心、肺、肝、胆或全身严重疾病,不能接受治疗;④依从性差,不能接受终一治疗者。 1.2.4病例来源所有病例均来源于广州市中医院。 1.3 研究方法 1.3.1治疗方案采取以下方法:①药品为胶原酶,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制,规格1200 U/支;参麦注射液由三九医药公司提供,规格100 ml/支。②患者取俯卧位,透视定位,于病变椎间隙水平,向患侧旁开6~8 cm作为穿刺点。消毒、铺巾。用1%的利多卡因5 ml作局部麻醉,然后用特制穿刺针与水平面成45°~60°角进行穿刺,穿过椎间孔,当有一种落空感时进行负压试验,经正侧位透视确定针尖位置,然后注入造影剂2 ml,证实在硬膜外腔时将1 200 U胶原酶用2 ml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一次性注入,留置硬外管,局部用敷料包扎。回病房半小时后用参麦注射液4 ml从硬外管行椎管内推注,每10分钟推1次,每次1 ml,4次推完。俯卧位6 h,卧床24 h后下地。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 d。 1.3.2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标准分为4级。优:直腿抬高试验大于70°,疼痛消失,脊柱无侧弯,活动正常。良:直腿抬高试验大于70°,偶有疼痛或麻木,活动不受限。有效:直腿抬高试验较前增高,但小于70°,常有疼痛,活动受限,影响正常生活。差:直腿抬高试验及疼痛均无改善。 2 结果 优:2例,良:6例,有效:4例,疗效为优和良的计为优良,优良率为8/12(66.67%)。将疗效为差的计为无效,余为有效。 3 讨论 高龄患者椎间盘突出症多数合并椎管狭窄,据我院病例观察,单纯胶原酶注射术效果并不理想,粗略估算优良率仅为10%。根据笔者仔细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患者中医辨证多属气阴两虚[3],参麦注射液能益气养阴,应用胶原酶加用参麦注射液溶核治疗后,疗效满意,但病例数尚不多,进一步研究需加大病例数,并进行对照试验。本文提供一种临床创新思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 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687. [2]徐栋华.胶原酶溶解髓核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J].药物与人,1999,12(1):7. [3]雍宜民,徐万鹏,蒋化龙,等.实用骨科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88. (收稿日期:2009-05-11)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