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性腹腔粘连再手术疗效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裹性腹腔粘连再手术疗效研究

包裹性腹腔粘连再手术疗效研究[摘要]目的:评估肠粘连松解术对术后慢性肠粘连腹腔闭锁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组40例包裹性腹腔致密粘连患者,既往平均有5次手术史,3l例合并肠梗阻,25例合并肠瘘,20例合并腹腔脓肿。再次手术后其疗效通过病历及电话随访加以确定。结果术后l例死亡,24例出现早期并发症。出院时,除3例肠梗阻患者未解除梗阻外,其余肠梗阻、肠瘘及腹腔脓肿均治愈。术前16例依赖全肠外营养(TPN)患者中,术后仅2例仍需TPN维持。长期随访(平均4~6年)显示,5例患者死亡.8例失访,26例患者生活质量指数(7.9±1.9)好于术前(4.5±3.0)(P0.001)。结论腹腔包裹性粘连的再手术可使大多数患者康复,并可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肠粘连;肠梗阻;松解术 [中图分类号]K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562(2007)05―0408―02 腹部与盆腔术后,患者常出现腹腔粘连,约1/3的患者因粘连相关的并发症需再次手术。不幸的是,再次手术可引起更为严重的粘连,甚至完全闭锁腹膜腔,出现肠梗阻、肠瘘及腹腔内脓肿。通常此类患者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然而有部分患者经长达数月的治疗,并发症仍无法治愈,不能恢复经口进食,生活质量极差。对于此类患者通过再次手术游离冰冻状慢性粘连的肠管,解决并发症,恢复经口进食,在长时间内可使患者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心理及职业社交方面的良好状态。本组病例病因多样,但其共同特征均为致密的腹腔内粘连,腹膜腔消失。本文旨在分析我院2000年3月至2006年10月间40例患者肠粘连松解术后的生存情况,评价长期疗效,包括经口进食能力,有无肠梗阻、肠瘘、腹腔内脓肿的复发,再手术率及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岁(20~83岁);均有前手术史(1~15次,中位数5次),最后一次手术距本次松解术的平均时间为28个月(0.5~120个月);合并肠梗阻者31例,合并肠瘘者25例,合并腹腔内脓肿者20例,13例患放射性肠炎,5例克罗恩病,4例乙状结肠慢性及亚急性憩室炎,4例腹部切口疝,2例腹腔恶性肿瘤。24例可经口进食,16例依赖全肠外营养(TPN),所有病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后病情均未缓解。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包括插胃管、尿管,建立静脉通路,开腹前静脉给头孢他定g,术中每4h追加1次。经原切口切开腹壁并超出原切口,经超出部分进人腹腔,切口边缘用耙状拉钩牵开,将肠管与前腹壁锐性分离,进而向侧方结肠旁沟处分离,将小肠及其系膜仔细分开,粘连轻处首先分离,严重致密粘连处留待最后分离。注意勿损伤肠系膜血管、髂血管及输尿管。大网膜应加以保护,予以保留。肠瘘处首先清创,局部条件允许则一期缝合关闭瘘口,否则应切除包括瘘口的肠段至较正常处。肉眼观察炎症明显、血供不良的肠管亦予以切除并行端端吻合,用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黏膜及黏膜下层,4~0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浆肌层。在游离粘连、闭合瘘口及肠吻合结束后,全程挤捏小肠以确认有无漏及梗阻存在。浆肌层破损处用4~0不吸收线间断缝合。经空肠置入营养管,腹腔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反复冲洗。筋膜层用1~0PDS线连续缝合关闭。腹壁疝均通过游离肌筋膜层予以缝合关闭。皮下留置冲洗管,术后5d内用稀释的庆大霉素液冲洗。 1.3 疗效评判 1.3.1 短期疗效评价。通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有无肠管切除及切除肠管的病理分析、住院死亡率、并发症率(伤口感染、肺炎及其他早期手术并发症)、出院时的营养途径(经口或静脉)等参数综合判断。 1.3.2 长期疗效评价。通过邮寄问卷或电话联系,了解患者有无肠梗阻、肠瘘、腹腔脓肿复发,当前营养状态,是否需补充静脉营养,是否已再次手术,是否死亡,生活质量如何等情况。 我们应用生活质量指数(quality of life index)来评判生活质量,包括5项内容,即体能、R常生活、自我健康感受、人际交往及精神状态。每项最低0分,最高2分,总分最高lO分。有关生活质量的询问包括3个时段:手术前,手术后到目前,最近1个星期。 2 结果 2.1 短期结果 中位手术时间为6.6h(3~11h),40例患者中有36例于术中行部分小肠切除。术中中位输血量为3.4(1~6)单位。因感染死亡1例,18例患者患1种或以上的早期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8例,肺炎5例,其他11例),中位住院时间28 d(5~64 d)。出院时,3l例术前患肠梗阻者28例解除梗阻,所有肠瘘(25例)与腹腔脓肿(20例)全部治愈。在入院前依赖TPN的16位患者中术后有2位仍需TPN维持,而入院前经口进食的患者在出院时无一例需要TP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