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临床效果观察
微导管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肺癌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介入微导管支气管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性收集25例肺癌患者,将微导管插入支气管的主动脉和分支动脉,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化疗。结果:治疗中共为25例患者介入微导管29次,29次均顺利进行,成功率达到100%。其中20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20%,比例达到80%,3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50%,比例达到12%,所有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微导管介入治疗肺癌的成功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动脉细小且迂曲的患者有很好的效果,适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导管;肺癌;支气管动脉;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33-02
对于肺癌的中晚期患者来说,实施栓塞化疗能有效避免肿瘤转移和复发[1]。在这样操作中可供选择的导管种类很多,但是大多适用于动脉比较粗直的患者[2]。对于动脉细小且迂曲或靶血管不够粗的患者,很难将导管插入到靶血管。针对临床操作中的困难,发明了微导管,其优点可以有效解决难题[3],给动脉细小且迂曲或靶血管不够粗的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本文中选择性收集25例肺癌患者,将微导管插入支气管的主动脉和分支动脉,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化疗,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截止2010年10月我院共选择性收集25例肺癌患者,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平均值为53.6岁。选择时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临床检查、CT检查、纤维镜刷片、动脉造影和穿刺活检确诊。通过介入治疗对患者动脉情况分类:l9例病患出现肋间动脉共干现象,5例病患出现脊髓动脉共干现象,1例病患3处动脉同时共干。患者的动脉特点为迂曲,细小。
1.2 方法:选择3.0F的微导管插入患者支气管的主动脉和分支动脉,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栓塞化疗。在操作前,先将5.0F导管插入,进行动脉造影,以确定肿瘤发生部位和大小,了解动脉走向和靶血管直径,观察是否出现共干。对造影分析后,留置导管,插入微导管和微导丝于常规导管腔内。通过微导丝来选择介入的靶血管。
2.结果
治疗中共为25例患者介入微导管29次,29次均顺利进行,成功率达到100%。其中20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20%,比例达到80%,3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50%,比例达到12%,所有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详见表1)。
3.讨论
3.1 患者的支气管动脉通常较细,直径一般在1mm-2mm之间[1],在操作中不但要确保插管顺利还要考虑如何增加导管固定度,造影时很容易造成导管脱出,或因刺激过大导致痉挛、闭塞[3]。患者会因明胶海绵颗粒和化疗药从动脉开口灌入而不适应,通常喉部会出现烧灼感,引起咳嗽[2],患者不愿接受治疗。且疗效一般,由于无法到达指定靶血管,药物被分流于正常血管,无法持续达到血药浓度。
3.2 合成微导管的主要材料为聚氨酯,在使用时通常需要用微导丝(配套)来选择介入的靶血管。其直径仅为0.053cm,且头端材质不透x线[3],对判定位置有好处。本文中治疗25例患者介入微导管29次,29次均顺利进行,成功率达到100%。表面的聚合体具有亲水膜,清水湿润利于提高其润滑度,可将明胶海绵颗粒和化疗药通过微导管灌注到靶血管[3]。微导管光滑柔软,经血流循环可到达更细小的血管中,操作刺激性减小。本文中患者在治疗中都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用微导丝准确的选择了介入的靶血管,使明胶海绵颗粒和药物能够到达指定靶血管,药物不会被分流于正常血管,维持了血药浓度,效果明显。本文中20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20%,比例达到80%,3例病患的肿瘤病灶明显减小为原来的50%,比例达到12%。微导管的应用解决了支气管栓塞化疗的难题,给动脉狭小、迂曲或靶血管不够粗的这部分患者带来了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曾巨浪,李彦豪,曾黎华,等.肺癌支气管动脉的血供类型及对介入方法和疗效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6(10):81-84.
[2] 刘嵘,王建华,周康荣,等.微导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3(2):226-229.
[3] Liu SF,Lee TY,Wong SL,et a1.Transient cortical blindness,complicachial arteryembolization[J].Respir Med,2008,92(7):983-986.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VIP
-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PPT.ppt VIP
- 通风与空调调试系统调试及检测验收方案.docx VIP
- 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练习题-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与范围.docx VIP
- 通风空调系统检验调试与验收实施方案.docx VIP
- 注册会计师-会计-高频考点题-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docx VIP
- 2025年中国烈士纪念日ppt课件(优质ppt).pptx VIP
- 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练习题-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pdf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 厘米和米》PPT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