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七情病中医论治思路及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七情病中医论治思路及方法

探析七情病中医论治思路及方法【关键词】 七情病;情志相胜疗法;辨证论治;整体调整 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情志,是人体对外界或内在刺激产生的不同情绪反应。七情病指七情过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直接影响有关的内脏而发病,病由内生,因而又称为“内伤七情”[1]。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七情病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包括多种疾病表现复杂,但是只要抓住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就抓住了治疗的关键。有时可以辨病用药,不拘辨证[2]。笔者借鉴古圣先贤的经验结合临床,浅析七情病的中医论治。 1 七情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特点及中医辨机论治 1.1 喜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特点及治疗 喜本对人体健康有益,所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素问#8226;举通论》),但是过喜易使人乐极生悲。《内经》曰“喜则气缓”(《素问#8226;举通论》)“暴喜伤阳”“喜伤心”(《素问#8226;阴阳应象大论》),陈言《三因方》曰“喜伤心,心气耗散……因喜则神庭融泄”,喜为心之志,过喜则心气大开,阳气浮越于外,出现面红,微汗出,不眠,经脉驰纵,脉浮而虚,甚则精神狂乱或者死亡。喜病的治疗首先采用情志疗法即情志相胜法,《素问#8226;阴阳应象大论》曰:“恐胜喜”,喜属心志属火,而恐属肾志属水,所以恐能胜喜。如张子和《儒门事亲》载:一位庄医师“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患者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生恐惧心,“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尉之。”问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也。”这是运用恐胜喜的典型病例;本病之因机在于“喜伤心,心气耗散”,清代费伯雄在《医醇剩义》中认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所以本病治则宜养血安神,益气定志,方用建极汤(《医醇剩义》方由天冬、琥珀、辰砂、五味子、炒枣仁、黄芪、人参、当归、白芍、丹参、柏子仁、大枣、生姜组成)化裁。 1.2 怒病的病因病机、症侯特点及治疗 《内经》曰:“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素问#8226;举通论》)“暴怒伤阴”“怒伤肝”(《素问#8226;阴阳应象大论》),陈言《三因方》曰:“怒伤肝者,上气不可忍,热来荡心,短气欲绝,不得息”,“蓄怒伤肝则气郁”,“因怒则魂门弛张……脉必弦涩”,怒为肝之志,怒则气上,甚则肝气横逆上冲。症见两胁作痛,郁而化火则肝火上炎,心烦易怒,转侧难眠,面红目赤,舌红少苔或舌红苔黄脉弦数,甚则脑出血而亡,即所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8226;生气通天论》)。怒病的治疗首先对机用情志治疗,《素问#8226;阴阳应象大论》曰:“悲胜怒”,所以适当运用悲疗可以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亢愤的情绪。同时宜鼓励患者放宽心胸,换一种角度来看所恼怒的人和事,拿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和禅家“竹密不妨流水过,长空不碍白云飞”的气概,宽容自己所不能原谅的人和事,大发慈悲恻隐之心,则怒气渐消。张景岳曰:“方其大怒气逆之时,则实邪在肝,多见气满腹胀,所以当平也[3]。所以本病治疗宜用平肝镇逆、疏肝理气和中的方药治之,方药可用解怒补肝汤(方出自陈士铎《辨证录》由白芍、当归、泽泻、柴胡、荆芥、甘草、枳壳、丹皮、天花粉)化裁。怒病的症侯在临床中最常见,我们在临床中先用心理开导之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常将患者说得声泪俱下,再结合平肝疏肝之中药豁然而愈。 1.3 忧病的病因病机、症候特点及治疗 《素问#8226;阴阳应象大论》曰:“忧伤肺”,《三因方》曰:“忧伤肺者,心系急,上焦闭,荣卫不通,夜卧不安”,“忧伤肺,肺气凝痰”“因忧则魄户不闭……脉必洪短”。忧属肺志,忧伤太过,肺失宣肃,卫气卫外受阻,症具洒淅寒热,痰气不清,或鼻塞不通,胸闷咳嗽,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忧病的治疗首先用情志疗法治疗。《素问#8226;阴阳应象大论》曰:“喜胜忧”,所以医者宜想法令患者生欢喜心。喜出于心,心主血脉,故喜笑还能使气血活畅,生机活泼[4]。可用谈心的办法消除忧愁之根,令人转忧为喜,也可用讲笑话等办法令患者欢笑而消除忧郁的情绪,再结合方药治之。本病病机为忧伤肺,肺失宣肃,所以本病治宜宣肺通窍,理气化痰,安神定志。方用萱草忘忧汤(《医醇剩义》方由桂枝、白芍、甘草、郁金、合欢花、广陈皮、半夏、贝母、茯神、柏子仁、金针菜组成)化裁。笔者曾治朋友之女于某,20岁,2006年8月21日就诊。患者6月高考时分数在一本分数线之上,报北京某大学未取,想上学报二本又不肯,复读心又不甘,左右为难,终日忧郁寡欢,渐感胸闷咳嗽吐白痰,鼻塞不通月余,多方延医不效,余经仔细诊察后知其为忧情所伤。用周易预测之法知她有贵人帮扶,告曰9月以前会如愿以偿,兹转忧为喜,处以萱草忘忧汤化裁,8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