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癌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
胃癌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摘要] 目的 观察同步放化疗对胃癌的疗效。方法 对43例不愿手术或因其他原因未能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采予同步放化疗。放疗采用钴60或6-15MV直线加速器,CT定位,PTV在95%等剂量线以上;总照射剂量DT 45-68.4 Gy。化疗均采用ECF方案,共4~6个疗程。结果 放化疗结束后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9.3%(4/43),部分缓解79.1%(34/43),稳定7.0%(3/43),进展4.7%(2/43),总有效率为88.4%。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1%(34/43)、48.8%(21/43)和30.2%(13/43)。结论 对未能手术的胃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可以提高近期疗效。
[关键词] 胃癌;同步放化疗;有效率;生存率
[中图分类号] R73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7562(2009)06-0449-03
目前,胃癌在世界上仍然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然而大多数患者诊断明确时已处于进展期,约50%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1]。过去通常认为胃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医疗设备的进步,目前胃癌放疗的重要性已被肯定[2]。作者对43例不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胃癌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观察病例为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43例不愿手术或未能手术的胃癌患者,卡氏评分均≥80,无远处转移,常规检查均正常,无放疗、化疗禁忌证。其中男32例,女11例,年龄57~78岁(中位年龄65岁)。肿瘤位于贲门23例,胃体12例,幽门8例。所有病例经胃镜检查以及CT检查后进行临床TNM分期(根据1988年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公布的TNM分期标准),其中Ⅰ期9例,Ⅱ期13例,Ⅲ期18例,Ⅳ期(局部晚期)3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乳头与管状腺癌17例,黏液腺与印戒细胞癌14例,低分化腺癌10例,未分化癌2例。
1.2 放疗
放疗采用钴60或6-15MV直线加速器,CT定位,放疗前患者服用与定位时相等量的流质饮食,充分保证胃在放疗与定位时形态、容积的一致性,从而保证靶区的准确性。勾画靶区,部分患者经三维治疗计划系统DVH评价,PTV在95%等剂量线以上。靶区上界一般达膈顶,贲门癌要包括食管下段;下界应根据浸润范围和转移淋巴结位置定(一般在L1~L3);右界包括原发肿瘤(原发胃窦病变右侧界常位于前正中线向右旁开6~7cm或更多)、肝门淋巴结和幽门下和(或)胰十二指肠淋巴结;左界包括所有胃周淋巴结和脾门淋巴结(胃窦远侧1/3病变脾门淋巴结转移几率较低,靶区勾画时根据肿瘤侵犯部位而定),注意保护一侧肾;侧界、前界通常在前腹壁(包括胃周淋巴结);后界大多数接近脊髓前界。放疗总剂量45~50.4Gy,每周5 次,每次1.8Gy。残留病灶可缩野追加10.8~18.0Gy。
1.3 化疗
化疗与放疗同步进行,均采用ECF方案:5Fu 400mg#8226;m-2#8226;d-1,静脉输入,连续5d;DDP 60mg#8226;m-2,静脉输入(第1天);EPI 50mg#8226;m-2,静脉输入(第1天)。3~4周重复1次,共4~6个疗程。
1.4 疗效评价
所有病例均胃镜复查,按照WHO规定实体瘤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和进展(PD),CR+PR为有效。
1.5 毒副反应
按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的标准评定。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0软件包处理所得数据,差异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
2 结果
2.1 随访
随访截止到2007年12月,随访12~89个月,中位值40个月,随访率为100%。
2.2 近期疗效
放化疗结束后2个月评价疗效。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39例(90.7%),其中放化疗前上腹部疼痛不适发生率为65.1%(28/43),放化疗后为2%(1/4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3,P0.001)。疼痛不适完全缓解85.7%(24/28),疼痛不适减轻为10.7%(3/28)。放化疗对上腹部疼痛不适的缓解或减轻总有效率为96.4%(27/28)。CT或胃镜复查提示CR占9.3%(4/43),PR占79.1%(34/43),NC占7.0%(3/43),PD占4.7%(2/43),总有效率为88.4%(38/43)。
2.3 远期生存率
1年生存率为79.1%(34/43),死亡9例(7例衰竭死亡,2例肠梗阻死亡)。2年生存率为48.8%(21/43),死亡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