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状元文风看明代台阁体的兴衰演变.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状元文风看明代台阁体的兴衰演变

从状元文风看明代台阁体的兴衰演变 陈文新 郭皓政 内容提要 状元至明代始成定制 状元及第后主要供职于翰林院 并以进入内阁为目标 状 。 , , 元文风与台阁体之间因而关系密切。   从永乐到弘治年间 这是台阁体的黄金时代 大体说来 洪武年间是台阁体的准备期 , 。 , , 状元吴伯宗便是一位典型的馆阁文人 永乐至正统初年是 三杨 台阁体的鼎盛期 这一 ; “ ” , 阶段的状元文风 也大多带有鲜明的台阁体色彩 成化 弘治年间 台阁体仍处于兴盛状态 , ; 、 , , 其标志是 大学士李东阳仍对一代文风具有支配性的影响 弘治状元康海成为前七子的一 : 。 员 标志着状元文风的转向 正德 嘉靖两朝 馆阁文风受到七子所代表的郎署文风的显 , ; 、 , 著影响 正是这种转向的必然后果 万历状元焦竑对李贽的热情礼赞与认同 既是状元文 , 。 , 风民间化的典型标志 也是台阁体衰微的典型标志 黄辉等人虽欲力挽狂澜 但已无济于事 , , , 。   状元文风作为馆阁文风的一部分 从文坛主流逐渐滑向文坛边缘 这与明代馆阁的影响 , , 力从强大走向衰微是同步的 由状元文风看明代台阁体的兴衰演变 也因此具有了合理性和 。 , 可操作性。 关键词 明代 状元文风 台阁体 翰林院 兴衰演变 明代状元经科举考试选拔出来之后,直接供职于翰林院,并以跻身内阁为目标。明代共有八十九 名状元,其中入阁者有十七人。这决定了状元文风与台阁文风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状元大体每 三年产生一位,不同时期的状元,其文风体现了不同的时代特色。从状元文风看明代台阁体的兴衰演变, 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透过这一视角,我们对明代台阁体的兴盛原因、演变过程及其得失,或许会 有更加具体而清晰的认识。 一 明前期状元文风与台阁体的兴盛 “台阁”本是汉代尚书省的别称。东汉以尚书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因为尚书台位于皇宫之内,故有“台 阁”之称。汉代之后,虽然官制屡有更易,但“台阁”作为一种美称,一直沿用下来。凡后世称台阁者, 都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能够接近皇帝,地位尊崇;二是负责国家政令之所出,具有文化职能。明代的台 阁主要包括翰林院和内阁。由于台阁文人所处地位比较特殊,其文章往往带有“官样”,与一般文人的 文章风格有别,故有“馆阁气”、“台阁之体”或“台阁之文”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北宋吴处厚《青 箱杂记》卷五: 本朝夏英公亦尝以文章谒盛文肃 文肃曰 子文章有馆阁气 异日必显 后亦如其言 然 , :“ , 。” 。 余尝究之 文章虽皆出于心术 而实有两等 有山林草野之文 有朝廷台阁之文 山林草野之文 , , : , 。 则其气枯槁憔悴 乃道不得行 著书立言者之所尚也 朝廷台阁之文则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