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课程观2

第06讲 现代课程观 思考题 数学教师的赏雪作文课 本讲内容 一、课程含义 (二)四种基本的课程观 课程 二、课程层次 (一)决策层次 (二)运行层次 三、课程类型 四、课程目标 五、课程结构 五、课程意识 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从教育目标体系中理解 广义的课程目标 ——教育目标 (一)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发展目标 A.健康   ——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B.语言   —— 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C.社会   —— 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D.科学   ——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E.艺术   ——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二)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思考题 思考题 思考题 思考题 主体意识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年级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 教育方针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从五个方面明确了发展目标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重申了《纲要》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目标为7个具有: 1.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3.具有较为稳定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6.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普通高中课程目标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强烈愿望; 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一、单向选择: 1.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人是:( ) A.泰勒 B.施良方 C.罗素 2.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是:( ) A.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B.确定目标、选择方法、组织实施、评价结果 C.确定目标、选择手段、组织实施、评价结果 3.新课程对“双基”的新定义是:( ) A.适应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A A A 二、判断题: 1.课程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教学计划是课程的第一要素。( ) 2.课程目标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是:社会本位、学校本位和个人本位。( ) X X 主讲人:赵海山 河南师范大学政管学院副教授 手 机Email:zhs3355@163.com 网 页: Q Q: 1455539939 1.什么是课程? 2.学习课程观的意义 3.要掌握哪些课程知识? 你的看法? 一、课程含义 二、课程层次 三、课程类型 四、课程目标 五、课程结构 六、课程意识 教育官员:课程即计划 课程专家:课程即经验 学科专家:课程即知识与技能 教师代表:课程即教材(教科书) 学生代表:复杂的课表+讨厌的教材+恐惧的考试 (一)课程的概念 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 泰勒 课程即经验 经验主义 知识的理解和产生受人已有经验的影响,知识背后往往隐藏着权力、趣味、偏见。 课程即重构 批判重构 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 杜威 课程即活动 自我实现 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 ;教师忠实执行 夸美纽斯 课程即教材 理性主义 含义 代表人物 发展 类别 课程是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 课程的实现大致通过决策和运行两个层次实现。 (一)决策层次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