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OO5年第 1期 总第 121期
绿化布置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朱力鹏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随着环境建设的 状况。
备受重视 ,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 起伏和韵律 韵律有两种 ,一种是 “严格韵
越重要。如何将人与大 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 律”,另一种是 “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
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把 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体现出韵律感,要注意纵
握得恰到好处,绿化树种又因有神奇的千姿百态 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
和绚丽的流光溢彩,在营造 自然氛围、美饰环境 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 ,避免布局呆板。
空间方面演绎绿色的乐章。因此 ,在设计中要综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 的单调,宜以乔
合考虑绿化功能、各项绿化指标、对中长期及四 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
季观赏效果树种配置、植物与建设物相协调、建 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
设成本及维护管理费用等诸多方面问题。 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
度宜大 ,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 ,或与前
一 、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在绿化布置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 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各种植
物与其他要素共同构成主景 ,在植物种类 的选 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
择 ,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 的组合 ,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及意境;另一
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绿化空间景 方面是植物与其他绿化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
观的特色和风格。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
用高低 、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 比手 生态和形态特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 因地制
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 的植物景 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
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 赏特性。
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 首先,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条件配植树种 ,
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 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 比较薄弱的发展新区,
对 比法三种方法。 尤显重要。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 其次,要根据 当地的土壤环境条件配置树
规整 ,如杜英 ;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 种。例如,杜鹃、茶花、红花继木等喜酸性土树
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 种,适于PH值 5.5至6.5含铁铝成分较多的土
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 质。而黄杨、棕榈、桃叶珊瑚 、夹竹桃 、海桐、
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 枸杞等喜碱性土树种,适于 PH植 7.5至 8.5、
·作者简介 :朱力鹏,男.中机工程 (西安)启源咨询设计有限公司.工程师,西安710054。
一 16 —
维普资讯
设 计 研 究 电器工厂设计
含钙质较多的土质。 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 ,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
第三,要根据树种对太阳光照的需求强度 ,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 ,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
合理安排配置用地及绿化使用场所。 美。
第四,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冲刺实验班】河北衡水中学19中考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6(1).docx VIP
- 品酒师考试:白酒品酒师学习资料.docx VIP
- 品酒师考试:葡萄酒品酒师必看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docx VIP
- 【冲刺实验班】江苏苏州高级中学2021中考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doc VIP
- 品酒师考试:白酒品酒师测试题(强化练习).docx VIP
- 品酒师考试:品酒师考试测试题(强化练习).docx VIP
- 【冲刺实验班】广东深圳高级中学2019中考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docx VIP
- 品酒师考试葡萄酒品酒师.doc VIP
- 【冲刺实验班】广东执信中学19中考提前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1.doc VIP
- 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1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