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丙烯与尼龙共混改性工艺研究进展
王 鉴,李 青,李延涛,李红伶,段宝颜,杨 琦
(东北石油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 大庆163318聚丙烯(PP)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热性好、易加工及廉价等优点但是由于聚丙烯的线性链结构,表面活化能低,导致其亲水性、抗静电性、染色性、印刷性极性材料的相容性差,这些缺点限制了PP在许多领域的应用。80%时出现峰值,达到108.9 J·m?1。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增容剂用量增加,共混物的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均增加。
贾宏葛等[13]研究了PP-g-MAH对PP/PA6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微观结构。对于未增容的PP/PA6共混体系,在偏光显微镜中,呈现出PA6的细微晶粒散布在PP不规整的球晶间,对于加入PP-g-MAH的共混物,增大了共混组分间的相容性,,,PP-g-MAH的加入使PP/PA6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但添加量超过6%后有下降趋势;PP/PA6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P-g-MAH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而当添加量超过7%时,谢续明等[2]人用多组分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得了多单体接枝聚丙烯PP-g-(MAH-St),并以PP-g-MAH-St)为增容剂制备了PA6/PP的共混物,研究了PP/PA6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结果表明加入PP-g-(MAH-St)的共混物的MFR值低于简单共混物PA6PP(70/30)的MFR值,说明共混体系中发生了反应。增加PP-g-(MAH-St)用量时,PA6PP共混物的MFR显著降低,从简单PA6/PP共混物的36gl0min降至接枝物用量为5%时的3.8g/l0min。继续增加接枝物用量,共混合金的MFR保持在2~4 g/10min,基本维持不变。
[24]、肖力光等[25]研究了PP-g-MAH与PA6共混,结果表明,PP-MAH/PA6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高于PP/PA6共混物,这是因为经过MAH接枝改性的PP与PA6在熔融共混时,酸酐基团与PA6的氨基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了PP-PA6嵌段共聚物,改善了PP与PA6的相容性。共混物熔体流变行为符合幂律关系τ=Kγn属于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非牛顿性比PP/PA6共混物的强。在一定的剪切速率范围内,PP-g-MAH/PA6共混物的熔体黏度比PP/PA6共混物的高。鲁成祥等[26]制备了PP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共聚物((EPDM/PP)-g-MAH),并研究了PA6/(EPDM/PP)-g-MAH共混体系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EPDM/PP)-g-MAH以较小的粒径均匀分布在连续相PA6中,且两相界面模糊,相区尺寸较小,(EPDM/PP)-g-MAH与PA6在熔融过程中发生了较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当(EPDM/PP)-g-MAH质量分数为25%时,共混物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接枝物的加入增大了共混物中PA6的结晶难度。
1.2 共混工艺
共混工艺包括共混时间、共混温度、加料顺序、混合方式等,它们对PP/PA6共混物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混合时间的延长,分散相的粒径变小,粒径分布趋于均匀,使共混体系性能提高;但若共混时间过长,则会使聚合物降解,反而导致性能下降。共混温度会影响物料的钻度,进而影响分散相物料的破碎与分散过程,并影响共混体系的形态与性能。共混的加料顺序和共混方式对对PP/P6共混体系微观形态结构有较大的影响。
杨昌荣等[27]采用不同的共混工艺制备PP/PA6/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了共混挤出次数和共混方法对PP/PA6/纳米SiO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挤出熔融共混比一次挤出熔融共混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虽然拉伸强度相对于一次挤出熔融共混下降幅度为4%,但室温缺口冲击强度则从8.094 kJ/m2上升到10.7 kJ/m2,增幅为32%。采用PP与纳米SiO2先熔融共混挤出制得粒料,再与PA6、接枝POE熔融共混挤出的共混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8.6 MPa、1.205 GPa和221%,室温缺口冲击强度为7.785 kJ/m2。
1.3 无机填料
采用无机材料改性PP/PA6共混物可提升基体材料力学性能,但无机填料与基体聚合物的相容性差且易团聚,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修饰和或加入增容剂,然后再进行熔融共混。
徐本梁等[28]用硅烷KH-550偶联剂对微晶白云母进行了表面改性,改善微晶白云母与PP的界面性能,制备了微晶白云母/PP/PA6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改性微晶白云母添加量为PP质量12%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40.1 MPa,冲击强度为8.46 kJ/m2。拉伸强度较纯PP体系增加了23%;缺口冲击强度纯PP体系增加了48%。
陈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交往与合作-第一单元-第一课-增进自身礼仪修养.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必修二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 VIP
- 黑龙江省汤原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docx VIP
- 储能系统介绍PPT.pptx VIP
- 标准图集-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7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 储油罐计量资料讲解.ppt
- 基于BIM+GIS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平台及其应用.pptx VIP
- 飞机座舱环境控制系统.pptx VIP
- 基于BIM GIS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平台.pdf VIP
- GB/T 13814-2025镍及镍合金焊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