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新技能新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新技能新方法.PPT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新技能、新方法 阜南教师进修学校:刘震 对专题名称的理解 1、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 2、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 我对“听课”“评课”的一点认识 1、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 2、观课议课的界定 3、“评课”走向“议课”是一种必然 观课议课的功能 1、探索研究功能 (1)、验证教学理论,探索教学规律。 四、做好观课活动新准备 1、观课的理论与学科知识准备:(1)、观课的教育教学理论准备 (2)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观课实践。 (3)、观课应作的学科知识准备。 2.观课的心理准备 3.观课计划的制订和物质准备 观课议课的类型及特点要求 1、观摩型观课议课 2、调研型观课议课 3、教练型观课议课 4、拜师型观课议课 5、学习型观课议课 6、自我型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新流程 1.课前会议。首先,观课者与授课者共同确立观课的主题。其次,观课前授课教师要做教学说明。再次,不要当着学生的面作课前说明。 2.课中观察. 观课观什么: 一看:学习目标是否落实; 二看:教材处理是否得当; 三看:教学程序是否有序; 四看:教学手段是否优化; 五看: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六看: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七看:教师基本教学素养. 3.课后分析:搜集观课信息;整理和分析观课信息;反馈和矫正观课信息 观课方法举例 (一)、分工合作模式观课法:由所有的观课成员组成观课组各小组成员按要求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观察,完成观察任务并做好相关记录,最后结合课后的访谈、调研与测试这些信息进行议课的一种观课模式。这种方法不用现代化的手段多人观课,进行分工,既有可操作性,也较合理。具体操作办法是先将观课人员按A、B、C、D进行分组,再按不同的组别进行分工,明确任务,分组方法可参考下表: 分工合作模式观课法实例 一、课前准备 座位表(学生按水平划分为A、B、C、D四级,填在座位表中相应的位置。观察教师人手一份);教师的教学流程提纲;调查问卷;初选测试题。 1、教学流程提纲(略) 2、分工合作观课 这次观课由18名骨干教师组成,按设计分成5个小组,每组设组长一人。管课前,各组按照上述的设计,再一次明确每人的 具体分工任务:有的组划分重点观察的教学段落,有的组则进一步划分课堂上各人观察的学生等。 二、课后的信息搜集工作 1、教师访谈 课后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中,大家先提了如下几个问题:(1)请你谈谈这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2)你认为这堂课中主要可渗透哪些教学思想方法?(3)请谈谈你对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的自我估计,你对你过选择的教学方法的自我感觉如何? 2、学生问卷调研 课后随机选取召集了15名学生(A级3人,B级4人,C级5人,D级3人),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6道选择题,1道填空题)。(调查题略) 3、学生测试与座谈 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又召集了23名学生(按学生水平一定比例分配),其中18名进行课堂教学反馈测试,5名开座谈会,五组观课教师中各有一名参加。这是对问卷调查结果的一次印证。座谈主要围绕如下几个问题展开(1)对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效果的感觉。(2)对整堂课的频率、节奏的看法;课堂内老师对同学的关注程度及同学们的自我感受状况。(3)对老师的思维引导、启导方面的一些看法。 三、信息汇谈——说课 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小组交流,每个成员按分工组内交流在课堂上观察到的情况、案例及个人的评价。组长负责搜集整理。 第二步,大组汇报。这里摘选各组汇报中较有代表性的部分(“B”指B组代表的发言,余同) B1:比如改错题2,教师顺次问了如下几个问句:”这样解有么有错误“”他这样设了,变成了什么“”可以用那一条性质来证明““这个错解,我们应该怎样修改”问句小而密,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状况,也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如应问:“这个解答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总的说教师提问总是直接针对着题解而发问,心中似乎很少想到学生,感觉总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不是易学生为主题,一些提问,总是学生说出答案为止,很少追问,思维的深度也不够。 B2:老师自己没有想透的(但老师已经注意到的)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可不可以提出来?要不要提出来?-----这对教师来说肯定是具有挑战性的。对他的态度,我们以为可以反映教师的教育思想与素质。 C:据我们统计,这堂课的提问行为时设问、自问自答、过渡性提问多,有停顿时间的关键性问题少;齐答多,指定回答少;多数问题较直露、肤浅,是低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多数情况下市被动的尚未能促动他们积极思维的热情。 D1:我观察的学生,一位D级生,似在开小差,大概是独立思考解题能力差的缘故吧;一男生,自始至终,面无表情;两个女生比较活跃,常互相讨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