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进修讲座
海拉尔区教师进修学校 欢迎大家 黎明的几个联系方式 邮箱:lm-hlr@163.com 博客: 网站: (学校) 主讲人 黎明 第 一 部 分 概 述 想 象 力 的 培 养 文学作品具有虚构性,它所构筑的世界是超越生活现实的第二现实。特别是幻想性作品如童话,将学生带入的是一个解放心灵的幻想空间。将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第二现实变成真实可感的形象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过程。学生在文学教材的阅读过程中得到培养的想象力将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健 全 人 性 的 养 成 文学教育并不止于外在的语言形式的知识教育,还要引导学生对文学教材的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使学生探索和思考人生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成长。它对学生思想情操的影响与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不同。它是通过体味真正具有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美的事物,体会到人生的喜怒哀乐,从而自主地领悟人生真谛。 关 于 “儿 童 文 化” 儿童期是幼儿期即文学期的延续。儿童在本能上是一种缪斯性的存在,儿童文化就是缪斯文化。这种文化主要表现为充满旺盛的想象力,具有诚挚的情感,怀着艺术性的生活态度。这种文化特质,既是可贵的人生资源,又是儿童生命能力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小学语文教育既要保护和进一步开发这一资源,也要充分利用这一动力。 [补注] “缪 斯” 女 神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克山上九位美丽智慧的女神。她们是宙斯和记忆女神的女儿,被称为艺术女神,分管爱情、智慧、音乐、诗歌、戏剧、舞蹈、哲理、天文、数学。她们都很多情,给天庭带来快乐。她们的领袖是阿波罗。这几位女神是天真纯洁的化身,也是世代艺术家特别是世人所崇拜的偶像。 四、中国文学教育发展概况 文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也很悠久。可是古代的蒙学却把儿童的天性完全抹杀了。 面对“四书”、“五经”和《三字经》及《千字文》等教材,儿童们只能机械地背诵,不能养成读书的能力。直到清末,西方的儿童文学与现代教育思想制度传入中国,才引起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特别“五.四”时期,儿童文学进入小学教材并成为中心。不幸在60年代,中国语文界提出了“工具说”, 忽视甚至取消了语文教育应当担负的人文教育的责任,至今还影响着中国的语文教育。从80年代起,中小学的文学教育已经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但更好落实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附录]当今几位名家的观点 洪延平: 文学给人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别林斯基说: “文学有巨大的意义。它是社会的家庭教师。 ”文学对人的作用是慢慢显现的。它可以无声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品德、心情、修养、情感、情操乃至整个精神世界。把文学交与孩子,能帮助孩子打好语文素养基础工程,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很多杰出人物童年都受到过文学的启迪。 方智范:语文课的思想教育是渗透于文学的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学习语文必须是在接受内容情意的同时,来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也即好奇心,是打开青少年心灵的钥匙。这才是语文学习内在的、最有效的、长远的动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最充分。文学可以提升人、塑造人,净化人的心灵。抓住青少年时期进行文学教育,及时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将终身受益。 薛川东: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范畴内不可缺少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 钱理群: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不爱学习语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语文人文底蕴、人文价值严重流失。加强文学教育,可以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 唤起他们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 重 点 问 题 什么是文学教育?它包括那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指向? 文学教育的科学依据有哪些? 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之中的地位如何?它所发挥的素质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里? 一、儿童是语文教育的主体 1、“儿童为主体”观念的发展 2、儿童研究先于语文教育研究 3、儿童心灵的内在潜力 4、首先向儿童学习 “儿童为主体”观念的发展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教育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尊重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的个性,培养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发现儿童的火把是由法国的卢梭第一个点燃的(《爱弥儿》)。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排水改造设计方案.doc
- 拱坝平面布置.ppt
- 探源三河古镇.docx
- 接官亭林场二〇一一年度工作总结.doc
- 择业的准备(第七章)09.ppt
- 接待日常工作流程完整版.doc
- 排泄介护3(old).ppt
- 接待工作_图文.ppt
- 拱桥的展望.ppt
- 探寻现状 挖掘需求 销售五步法.ppt
- 监督单词图像表示中级功能gordo supervised level features cvpr paper.pdf
- 新型chemstation工作流程agilent technologies g2170-get started with workflow.pdf
- 教程星期二下午design technology paper 2.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版管类多媒体教学系统che2.pptx
- 综合有效apr女孩们.pdf
- 传统偏置流声大型涡流模拟本轮soufiane gt2017-63693.pdf
- 学习微博主题标签建议翻译模型ijcai13-307JCAI13.pdf
- 内容说明本文了109.pdf
- 讲稿星期一下午design technology paper 2.pdf
- 与课件信号系统.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