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 年 (首届)
“ 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
学术交流会
会 议 指 南
2016 年 6 月 27 日—29 日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科
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工作组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陈凌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陈望平(浙江大学)
储日升(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丁志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高原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雷建设(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李红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李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梁春涛(成都理工大学)
刘启元(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温联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吴庆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姚华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于晟 (国家自然基金委)
赵连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赵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郑秀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周莹 (北京大学)
朱露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录
关于“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 1
一、学术交流会的相关信息 2
二、会议日程 3
三、会议报告人及题目 4
四、张贴报告 7
附 录 16
关于“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科计划以面上
基金群的形式,在今后若干年间支持建立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
基金委于 2016 年 2 月成立了“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工作组”,协
助未来面上基金群建立参考模型。参考模型工作组将于 2016 年 6 月
27 日至29 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办首届“中国区
域地震学参考模型”学术交流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为总结中国区域地
震学参考模型的研究近况,并提出参考模型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1
一、学术交流会的相关信息
(一) 会议时间
2016 年 6 月 27 日至29 日
(二) 会议地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 3 楼 二楼报告厅)
(三) 会议内容
1. 总结中国区域地震学参考模型的研究近况;
2. 提出参考模型的目标和工作重点。
(四) 会议形式
1. 邀请国内外 20 多位著名学者进行工作成果报告;
2. 为参会人员提供“科研成果海报”平台,展示近期科研进展与
成果。
(五) 会议作息时间
1. 报告时间:
上午 8:00— 12:00 (10:05— 10:40 休息)
下午 13:30— 17:10 (15: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