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壳船内外壳结构耐撞性试验与仿真研究-应用力学学报.PDF
第 30 卷 第2 期 应 用 力 学 学 报 Vol.30 No.2
2013 年 4 月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Apr. 2013
文章编号:1000- 4939(2013) 02-0257-05
双壳船内外壳结构耐撞性试验与仿真研究
肖曙明1 刘敬喜 2 王娜 1 朱加刚 1
(1 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所 430022 武汉;2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430074 武汉)
摘要:结合船舶加筋板结构缩尺模型的耐撞性试验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双壳船舷侧内、外
壳结构的碰撞损伤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舷侧内、外壳结构的碰撞损伤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
果表明:虽然双壳船舷侧内、外壳结构在耐碰撞能力方面的差异不是很大,但在渐进破坏过程及
其总体破坏模式方面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而加强筋的侧向挤压变形对加筋板总体碰撞损伤性
能并不会产生很明显的影响。影响船体舷侧结构耐撞性能的主要内力要素是加强筋截面内的轴力
以及船壳板中面内的膜力。为了提高加筋板结构的耐碰撞能力,就要尽可能地减小结构的局部弯
曲变形,较好的设计方案是增加外壳板厚度和减小加强筋尺寸。
关键词:船舶碰撞分析;结构耐撞性;模型试验;船舶加筋板;双层舷侧结构
中图分类号:U661.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776/cjam.30.02.B036
碰撞动力试验,但由于动力试验过程中影响因素
1 引 言 较多、不易控制,近些年开展了许多舷侧结构的
静力试验。文献[4]提出了用准静态方法计算低速
随着海洋运输事业的发展,船舶碰撞事故频频 大质量撞头撞击加筋板结构时的塑性动力响应。
发生。据国际海事组织统计,在全球发生的海难事 文献[5]~[6]完成了一组船底加筋板结构(矩形板、
[1] 单筋加筋板、双筋加筋板) 的静力碰撞试验研究,
故中,有 40% 以上是由于船舶碰撞造成的 ,因此船
舶碰撞问题愈来愈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国际 并采用 LS-DYNA 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详
上有专门针对船舶碰撞与搁浅问题的国际船舶碰撞 细的有限元计算。文献[7]完成了两个双壳舷侧结构
与搁浅会议[2](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ision 的静力碰撞试验研究,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有限元
Grounding of Ships)定期召开。 计算。同时,国内研究人员也对加筋板结构的耐撞
为了研究船舶外壳结构碰撞损伤过程,近几十 性开展了许多研究。文献[8]利用 MSC/DYTRAN
年来,国内外从事船舶碰撞研究的学者已做了大量 软件讨论了加筋板结构在横向撞击下的吸能特性,
的研究分析工作。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世 文献[9]对船舶碰撞过程中带板梁结构剪切破坏机
界各国相继完成了许多船舶碰撞试验,但由于实船 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试验成本过高且影响因素过多,难以控制,所以研 船舶双层舷侧结构在遭受撞击时,由于加强筋通
究人员开展了许多不同尺度的模型动力碰撞试验。 常设置在双壳内部,因此,船体内、外壳加筋板结构
文献[3]于 1995 年完成了某 40000 吨油船的双壳舷 的碰撞状况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对于外壳加筋板,撞
侧结构的实尺度模型动力碰撞试验,同时日本也于 击船球鼻艏首先与外壳板发生碰撞。而对于内壳加筋
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