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水足迹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PDF
第37卷 第11期 经 济与 管理研 究 Vol.37 No.11
2016年11月 ResearchonEconomicsandManagement Nov.2016
DOI: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6.11.010
基于水足迹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以渭河流域为例
王奕淇 李国平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基于科斯定理进行理论分析,构建水足迹视角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模型,通过比较
流域上、下游地区的水足迹和实际可用水量,判断生态盈亏状态。然后以渭河流域为例,测算得到下游地区应向上
游地区支付16.07亿元的生态补偿额,并根据水资源可利用量进一步分配,得到下游地区的西安市应分别支付定西
市、天水市5.09亿元、6.05亿元,渭南市应分别支付定西市、天水市2.25亿元、2.68亿元。该结果既可弥补生态盈
余区域的水资源价值,又充分考虑了生态赤字区域的补偿能力,有利于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公平与
效率,实现生态资源的永久保护,同时也为确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水足迹 流域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36(2016)11-0082-08
一、问题提出
流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供人类可使用淡水资源的最大
来源。流域通常跨越多个行政区域,流域上、下游地区间为实现自身区域的利益最大化,常常围绕水资源的开采、
分配和利用发生利益冲突,导致跨行政区域的水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加剧。面对日益严峻的流域生态环境
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成为必然,而明确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内
容。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解决流域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实现流域不同行政区域的协调发展、推
进流域水资源公平和高效配置的有效方法。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补偿标准的确立,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算典型流域的生态
补偿标准[1-3],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补偿标准确定方式和标准测算上[4-6],较常用的测算方法包括费用分
[7-8]
析法、水资源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法和条件价值法 。虽然这些方法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
的确定提供了借鉴,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与流域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鲜有学者将经济投入与流域生态服务
价值联系起来对经济代价进行分摊。
收稿日期:2016-04-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2&ZD072)
作者简介:王奕淇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市,710061;
李国平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82
ResearchonEconomicsandManagement(No.11,2016)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年第11期)
水足迹理论将水资源相关问题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反映流域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
[9] [10]
系。该理论由胡克斯特拉(Hoekstra,2003) 在艾伦(Allan,1997) 虚拟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认为水足迹是指
某个已知人口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所有产品与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从消费的角度反映一
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人真实占用水资源的情况。此后,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水足迹进行研究:一
[11]
是对特定区域的水足迹进行评价,最具代表的是胡克斯特拉和查帕盖恩(Hoekstra&Chapagain,2008) 在胡克斯
[12]
特拉和亨(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径流源控制铺面系统.DOC
- 城气象安全社区建设规范-福建气象.DOC
- 城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探讨-水土保持通报.PDF
- 城污水厂湿污泥循环流化床一体化焚烧技术研究与示范.PPT
- 城污泥处置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污泥合成独立燃料技术张文波占.DOC
- 城演进与城灾害-广州社科网.PDF
- 城生命线系统的非工程防灾减灾-自然灾害学报.PDF
- 城绿地景观格局与城生物多样性.PDF
- 城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城交通结构-同济大学.DOC
- 城轨道交通综合试验试验安排.DOC
- 基于流映射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研究-计算机学报.PDF
- 基于海相粘土沉积化学特性的RCPT测试影响因素分析-东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竹林施肥可持续管理方式研究-浙江大学学报.PDF
- 基于激光摄影测量方法的地铁限界检测系统研究-兰州交通大学.PDF
-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Grove山地区冰裂隙探测.PDF
-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时序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冬小麦-IngentaConnect.PDF
-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的呼伦贝尔草地生物量反演研究.PDF
- 基于电容传感器的毛细管粘度计液位自动检测方法-传感技术学报.PDF
- 基于瞬时弹性成像的生物组织弹性测量的研究进展-食品安全质量检测.PDF
- 基于矩形卷积窗算法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线校验系统-电网与清洁能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