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伍.PPT

助人行為 陳麗欣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大綱 壹、基本定義 貳、理論觀點 參、助人的基本動機 肆、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 伍、影響助人行為的個人因素 陸、受助者的特性 柒、 助人的方式 捌、受助者的反應-接受幫助的經驗 玖、建立一個互助的社會 基本定義(1/1) 一、道德: 普遍的定義是指個人關於行為的對與錯的信念,以及價值判斷而言。 二、利他行為: 是指在毫無回收報酬的期待下,表現出志願去幫助別人的一種行為。 三、利社會行為: 利社會行為包含較廣包括任何自發性的幫助他人或是有意圖的幫助他人的 行為,而無須去考慮幫助者的動機。 理論觀點(7/1) 一、道德: 二、利他行為及利社會行為: 理論觀點(7/2) 一、道德: 心理學理論關於道德發展的主要有三種: 1、心理分析論:強調道德的動機及情緒因素。 2、認知理論:重視道德的內在認知因素及道德判斷。 3、社會學習論:強調「情緒」因素的重要及道德行為,較不重視內在的動機及認知因素。 理論觀點(7/3) 二、利他行為及利社會行為: l、歷史根源 2、學習去幫助他人 3、決定去幫助他人 理論觀點(7/4) 二、利他行為及利社會行為: l、歷史根源 在歷史根源這個理論觀點裡社會生物學及社會進化學對於可能鼓勵人們 表現利他行為的歷史力量提出了二種相對的分析: (1)社會生物學:社會生物學定認為幫助他人的特質已經妥成我們遺傳上和進化上的特質。 (2)社會進化論:社會進化論者不贊同社會生物學者的主張他們認為在決定社會行為時,社會因素要此生物因顯得較重要。 理論觀點(7/6) 二、利他行為及利社會行為: 2、學習去幫助他人 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而學習歷程主要是經由增強和模仿來達成。 理論觀點(7/7) 二、利他行為及利社會行為: 3、決定去幫助他人 在特殊的場會中決定去幫助他人的心理歷程牽涉到社會認知理性決策的 複雜過程。 (1)知覺到需要 (2)發揮個人的責任感 (3)權衡成本和利益 助人的基本動機(1/5) 一、社會生物學觀點 (sociobiology) 二、學習論的觀點 (learning perspective) 三、同理心-利他假說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 四、負向狀態解除模式(negative-state relief model) 助人的基本動機(2/5) 一、社會生物學觀點 (sociobiology) ????????? 親屬選擇(kinship selection):我們幫忙的對象最可能是擁有相同或相似基因的親屬。 ????????? 自私基因(selfish gene):我們會傾向去幫助基因上與我們相同及相似的親屬,使得與我們本身相同或相似的基因更有可能存活及傳遞給下一代。 助人的基本動機(3/5) 二、學習論的觀點 (learning perspective) ?? 條件化歷程:助人行為伴隨著許多酬賞(reward)。 ??自我酬賞(self-rewards),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光榮或驕傲 ??學會「有來有往,禮尚往來」的原則:知道助人之後,可以期待未來受人所助 助人的基本動機(4/5) 三、同理心-利他假說 (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 ????????? 由Batson (1981)所提出。 ????????? 助人的原因: ①是基於利他動機 ②個體能同理(empathy)對方的感受與情緒,並希望使對方的狀況獲得改善。 ? 例如「艾琳」的研究( Batson et al. (1981) 的實驗) –受試者為觀察者,實驗同謀假扮受苦的學習者(艾琳) –?實驗為一2(同理心高 vs.低)X 2 (容易逃離 vs. 困難逃離)的設計 – 依變項為受試者願意幫助艾琳的比例(交換角色) ???? 結果發現: –??? 高同理心的受試者不論自己本身是否有機會脫離現場,多半還是願意幫助「艾琳」和她交換角色。而低同理心的受試者則只有在「困難逃離」的境下才會考慮去幫助「艾琳」 助人的基本動機(5/5) 四、負向狀態解除模式(negative-state relief model) ????????? 由Cialdini (1981)所提出。 ????????? 助人的原因: –??????? 都是基於自利的動機,無所謂的「利他」存在。 –??????? 看到他人處於「苦難」之中,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