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疗效观察.docVIP

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疗效观察

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32-01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治疗方法众多。近年来,我院采用临床路径的方式对三维正脊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防范医疗差错和纠纷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三维正脊,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2011年4月~2012年7月,我院对以三维正脊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院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进行管理,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进入临床路径的腰椎问盘突出患者共1568例,其中男1130例,女438例;年龄19~60岁;病史在1月~1年间较为普遍,部分患者病史长达10多年。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有患者均有腰痛或下肢疼痛,部分患者有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 2 临床路径方法 2.1 适用对象 2.1.1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的诊断标准:(1)常发生于青壮年;(2)腰骶部疼痛,伴下肢呈典型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3)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4)腰椎棘突旁有深压痛;(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负压增加时疼痛加剧;(6)经CT或MRI检查确诊。 2.1.2 均采用三维正脊治疗术。 均采用快牵的方法。患者俯卧床上,使病变椎间位于两床板交界处,胸背部固定于头胸板上,骨盆固定于臀腿板上,前后紧绳将胸背固定带和骨盆固定带拉紧。将牵引距离、成角方向、成角度数和旋转方向、旋转度数等数据输入电脑,由主机电脑控制自动完成各种动作,在瞬间定距离强力牵引与在一定成角状态下定方向定角度旋转同步进行的同时,医者再配合手法对病变椎间施加顶推或按压的力,在一秒钟的时间内即可完成纠正脊柱椎间三维改变的关键性治疗。 2.2 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2)未经严格正规保守治疗。(3)无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2.3 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4)年龄一般小于60岁。(5)标准住院日为5-10天。对超过10天者,自动退出临床路径。(6)三维正脊日为入院第2天。入院后第1天完成相关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乙肝三系、输血三项以及心电图及胸片、腰椎正侧位。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肺功能、超声心动图(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7)采用三维正脊方法治疗。包括:1. 麻醉方式:骶麻。 2. 三维正脊配合手法复位治疗。3、三维正脊治疗后绝对卧床休息6小时。4、三维正脊后住院恢复3-9天。恢复期主要包括:1. 消炎镇痛治疗: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主要包括氯诺昔康、西乐葆、扶他林等药物。2.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血瘀型、湿热型、寒湿型以及肝肾亏虚型分别以中药辨证内服治疗,分别采用身痛逐瘀汤、龙胆泻肝汤、荆地细辛汤以及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8) 入院第3天行物理治疗以及功能锻炼。物理治疗包括隔物灸、中药熏药、中频、拔罐、超短波等治疗。功能锻炼包括直腿抬高、五点支撑法等。(9)出院标准:1.达到临床控制标准。2.达到临床显效标准、仍需继续门诊服药治疗一段时间。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分参照日本整形外科学会制订“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JOA)作为腰椎功能评定的标准,来评定对腰腿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评定标准,采用计分制,最高评分29分。主要包括自觉症状(含3项,每项3分,最高分9分)、临床检查(含3项,每项2分,最高分6分)以及日常动作(含7项,每项2分,最高分l4分)。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一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一治疗前评分)/(正常评分一治疗后评分)X100%。评价标准: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共1568例,其中治愈886例,显效423例,有效182例,无效77例,总有效率为95.1%; 4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及下肢的放射痛,在临床上,绝大部分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疗法,约80%以上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可得到缓解和痊愈。但保守疗法的判断对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全面询问患者病史、仔细检查身体和认真参照相关辅助检查,同时要对疾病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