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足鼎立 蚂蚁雄兵 96歌坛一笔暖色
三足鼎立 蚂蚁雄兵 96歌坛一笔暖色想要比较准确地展望今年流行歌坛的发展趋势,需要先对这几年原创音乐的发展做一基本评估。
辉煌1993 一败涂地1994宏观控制1995
以“歌手签约,公司包装”为特征的中国流行乐第三次浪潮,酝酿于1992年,实际展开在1993年。由于合理地采取了海外明星制的一些做法,在发轫之年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当时无孔不入的盗版商还没有醒过盹来,仍目光放在境外正红火的“四大天王”上。结果潜心研究港台包装术多年的岭南音乐人首先取得了成功,杨钰莹、毛宁、李春波三人的专辑发行先后突破了一百万,这样的销售数字甚至压过了风靡多年的港台引进版。
这一年的成功是辉煌的,但喜出望外的成功,为次年流行乐的发展埋下了三条“祸根”:其一是公司从专辑销量上大获其利,以为产出足抵投入,对歌手成名后演出酬劳的分成工作不做要求;其二是造成“签约、包装”的盲目乐观,许多制作公司四处搜罗,把一些不具备多少发展条件的歌手都收至旗下;其三是提醒了盗版商,原创歌曲的盗版大有油水可捞。
这么一来,1994年流行乐一方面是虚假繁荣,整个1994年出版了近120张歌手个人专辑,但销量超过5万的屈指可数。虽然大年三十,那么多新生代歌手集体亮相风光万千,但在家里嗑着瓜子看着电视的唱片公司老板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据说所有签约歌手都上了春节晚会的那家唱片公司,惨得连当月的电话费都付不出来了。
另一方面则是危机四伏:首先是盗版商张网以待,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正版还未上市,各种各样的盗版已经满天飞,使风头正健的李春波一蹶不振。第二拨歌手高林生、黄格选、林依轮等的专辑销量一时都不过10来万,再没有前几位风风光光的百万销量了。
再者因为当时赚够了钱的广州只有象征性的演出抽成,北京要依海外惯例签正式的分成合约就产生了纠纷。结果最早出台的艾敬、陈琳在年初就先后遭公司的封杀。
“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比较聪明起来了”。由于1994年的一败涂地,1995年肯定是流行乐坛宏观调控之年,刚过了春节,冷暖自知的广州音乐人陈小奇联合北京音乐人王晓京,首先发起了唱片制作业“杭州会议”。有切肤之痛的制作公司老板提出了两个很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问题:其一是公司和歌手应该风雨同舟,共同投资,风险共提,利益共享;其二,所有制作公司应该联合起来,与签约歌手中任意毁约的现象作不懈的斗争。尽管这个所谓的《杭州公约》最初只是一份倡议书,许多人还有这样那样的议论,但实事求是地讲:《杭州公约》实际上起到了规范我们的签约制度、制约歌手任意毁约现象的作用。提前解约的陈红、毛宁、马格都得到了原签约公司的谅解,潘劲东、郑钧、高林生、林依轮都是熬到约满之后才改投新东家的。规规矩矩的还有“中唱”系统李春波、陈明、王炎的提前续约,更说明问题的还有“风行唱片”花了20万从“大地唱片”转买了老狼一年的唱片约。唯一没有取得公司谅解而毁约有可能引起官司的只有陈琳一个。由此,“宏观调控”得到了有效实施。尽管新出版的歌手专辑从前年的120个调整为50个,但仍有陈少华、陈明、高枫、老狼等十来个畅销专辑,而且销售数量均是接近或超过20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恢复了原创音乐制作业的人气。
1996:三足鼎立
从表象上来看,似乎去年不如前年,而从流行乐制作业的实际感受来说,1994年跌至谷底,而1995年在调整中已经得到了回升,发展的势头是朝上的。今年一开年,连续有高林生、杭天琪、红星一号等六七张强碟出世,销量一开始就直逼10万大关,为我们对今年的展望添了一笔暖色。
首先从京穗沪三个流行乐中心来看,目前均已调整到最佳状态。最早取得成功又最早陷入困境的广州现在有了很
大的起色。困扰广州乐坛的最大问题分别是资金投入不足和脱离销售市场。广东的几家唱片公司近五六年来由于决策和经营管理上的原因,大多数发行网络萎缩,回款率低,单是一个银行贷款还息就压得透不过气来,除了一两家稍好之外,不能对制作公司在资金上有足够的支持,制作公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熬“薄粥汤”度日,一度出现大牌制作人坐等大款歌星上门的一条腿走路现象。经过去年的盘整,现已在筹措资金上采取了多种经营方式加以拓展。
一种是制作人、企划人以智力、劳作、无形资产入股,为实力的歌手佐以仅够正常动作的少量资金,大家以比例指数分配的形式齐心协力做出尽可能完美的专辑,共同推向市场。成功的典型例子是火风专辑,据说出资的歌手、制作人、企划人分成比例是6:2.5:1.5。其突破性意义是改变了大牌制作人坐等大牌歌手上门,管你以后挣不挣钱,我先把我的挣到了,你以后成了“白眼狼”我也不眼气的现象。
北京要解决的问题和韩晓那首歌唱的差不多:有钱花的公司不会花,会花钱的公司没有钱。前两年看北京几家外资或有外资背景的制作公司大地大把散漫花钱,心里直为他们担心。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