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男科理论继承及创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男科理论继承及创新

中医男科理论继承及创新【摘 要】 中医男科理论从萌芽到形成及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文章除简要介绍了中医男科学学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外,重点选择了阳痿、慢性前列腺炎及男性不育症三个具有代表性男科疾病理论继承与创新的新思维、新论点,体现了中医男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轨迹和学科理论水平新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中医男科理论; 萌芽与发展; 继承与创新 理论研究是各自然科学里学科建设的最高层次,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并对其起到指导作用。随着时间的变迁,经验的积累,认识的延伸,理论也不断获得新的补充和完善。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水平,规定并影响着整个学科领域的发展。21世纪中医男科学要生存和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关键,它体现了中医男科学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轨迹。通过继承、移植、创新三者结合,实现对传统的中医男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得到提升和超越。 1 中医男科学学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男科理论从萌芽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商周至秦汉时期的中医著作就已经涉及部分男科病名、治疗及有关病因病机,并对男性生殖发育及性医学等内容作了一定的描述。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及商周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当时已认识到男女生殖器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提出了针对男科病的用药。 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医简《五十二病方》,其成书年代约在先秦时期,记载了治疗52类疾病,用药达247种,其中所载男科病就有癃闭、淋症、阳强、阴肿、疝气等。尽管记述内容及使用方药较为简单,但实为中医男科学的萌芽。 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男性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及病症方面,都有许多科学的阐述。书中所涉及的男科病症主要有遗精、早泄、阳痿、阳强、缩阳、不射精、房室茎痛、睾丸疼痛、不育、癃闭、下疳、疝气、白淫、房劳伤等近20种。生理方面指出男子在“二八”肾气逐渐旺盛,男性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并具有排精功能,进入青春发育期;到了40岁以后,男性机能及生育水平开始下降,即“五八,肾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从而揭示了男性生、长、壮、老的发展过程及生殖生理学机制。病因方面强调房事不节,情志异常以及寒、热、湿与男科发病有密切关系。《素问#8226;腹中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指出了房事过度,醉后行房,会给人体造成伤害。《灵枢#8226;本神篇》:“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灵枢#8226;经筋篇》:“经筋之病,热则筋驰纵不收,阴痿不用”;“足厥阴之经,伤于寒则阴缩入”。这些精辟的论述,指出了情志损伤,感受寒热之邪均可导致男性功能的异常。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男子失精,精冷无子、遗精、淋症、阴狐、疝气等男科病症多有论述。尤其是治疗遗精滑精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肾气不足、精亏、精冷无子的金匮肾气汤,均体现了理法方药的整体辩证观。 晋隋唐时期,男科理论及临床均有新的发展。主要反映在治疗方剂增多,病因病机认识进一步加深,病症范围进一步扩大,性医学研究更加深入。隋#8226;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男子虚劳失精、尿精、遗精、少精、血精及男性不育多从肾虚立论。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与王焘的《外台秘要》是唐代两部综合性医书,载有疝气、核肿、核痛、阴卵大,阴痿、阴缩、失精、少精、尿精、遗精、阴冷、阴痛等30多种男科疾病,反映了唐代对男科病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和深入,《备急千金要方》所记载的具有补肾温阳益精的七子散治疗男性不育症,至今仍有医家沿用,对阳虚不足的不育症,确有较好疗效。丹波康赖《医心方》从《备急千金要方》、《玉房秘诀》、《玉方指要》等晋唐隋期间的多部医方中辑录了12首治疗阳痿的方剂,在这些方剂中,补肾药物是为主要用药方向。 宋及金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是宋代官修两大著名医书。《太平圣惠方》收载男科病方30余首,其中治遗滑精方13首,阳痿方10首,少精不育方7首,阴疮方4首。同时所载方剂,不仅详细记述药物组成及应用方法,还将病因病机与主症、兼症简要列出。《圣济总录》收载治疗男科病白淫方14首,阴疝方9首。李东恒创制的龙胆泻肝汤,被广泛用于男科疾病,如阳强、淋证、睾丸炎、龟头炎等。朱丹溪《丹溪心法》创制的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各方,至今在阳痿、阳强、不育症的治疗中仍沿用不衰。宋金元时期众多男科方的记载,客观的反映了该时期诊治男科病的认识水平,为后世男科病的辨证论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明清时期,男科病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辨证论治更趋完善,许多重要医著对男科病都有重要阐述,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