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议小学语文革命英雄题材类课文教学策略.doc

浅议小学语文革命英雄题材类课文教学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小学语文革命英雄题材类课文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革命英雄题材类课文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革命题材的课文,革命题材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历史,更能铸就他们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民族品质、激发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热情,并且这类课文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描写生动,人物形象丰满突出,在“言”和“意”两方面都堪称经典。但学生们对这类文章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思想性强,远离学生当下的情感思维方式,学生难以体悟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正义与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价值取向,难以激起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情怀。那么实施什么样的策略,才能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有心灵的震撼和感悟,受到熏陶感染呢?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巧借课文插图,激发认知冲突 因为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叙述的内容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较大的距离,这种差距常常使学生对革命志士那种为了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难以理解。因此,教师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前经验,再以英雄们生活的时代特征与之相比较,产生认知冲突,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革命英雄题材文章的课文都配有精彩的课文插图,教学中如能重视利用这些插图,既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从而达到对深层意蕴的理性认识。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细看课文插图,不难发现插图很明显地突出了邱少云身上及周围燃烧着的熊熊烈火,而年轻的邱少云的身子却紧贴着地面,手指深深地抠进泥土里,双眼怒视着敌人的阵地,纹丝不动地趴在那里,可以想象他是强忍着身上的剧痛,胸中充满对敌人的无限仇恨。这幅画面,最能体现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正是课文的中心所在。笔者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文时,笔者先问学生们,你们有被火烧的感受吗?大家都说没有。于是追问一句:你们有被烫伤的经历吗?有的学生说我倒开水不小心,给开水烫了一个水泡,很痛,好长时间才好呢;有的说我被滚烫的锅给烫伤了,好疼;有的说一次我喝烫开水太急,舌头给烫伤,之后连讲话都很不方便。此时笔者点击多媒体课件,把邱少云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的画面展现在投影幕上,问同学们,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役中的故事,一位年轻的战友趴在火堆里的情景,这位年轻的战士为什么躺在烈火中呢,为什么不从烈火里爬出来,扑灭身上的烈火呢?这样处理教学,使学生在强烈的认知对比感受中,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自然而然会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把注意力集中到邱少云为什么趴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主题句上。 二、细品文本语言,挖掘内心体验 1.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咀嚼课文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使学生受到真正的心灵震撼。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文中那个年仅十一二岁倔强的小红军,在长征的草地上留下了一曲生命的绝唱!文章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反复品读,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多呢”。这句话是稳重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关键句,教学时笔者紧扣“轻轻拍”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通过反复品读,一个倔强、懂事,一心只为别人着想,而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可爱又可敬的小红军的丰满形象就留在了学生们的脑海中。 2.在感情诵读中熏陶。“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能反映英雄革命精神的主题文本,创设不同的情境反复品读,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冲击和震撼,增强对文字的感受力。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进行反复诵读。接着我激情引读:“邱少云,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你?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你?谁能用书上的语言告诉我们?”指名让学生读“熊熊的烈火,就这么无情地燃烧着,燃烧着邱少云的血肉之躯。”再让学生齐读者段话。最后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思、情”,使心灵不断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境、语情特殊性的感受,使学生真正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三、拓展史实资料,传承英雄精神 众所皆知,文学作品的创作讲究的是悬念,追求的是意犹未尽之效果。这正好与《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课外放手让学生去延伸、拓展、深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课堂,要适度延伸。阅读革命英雄题材的文章,革命斗争的残酷性,是现在的学生无法真正体会的;革命英雄的舍生取义,也是学生们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缩小其中的距离,因此对一些历史的拓展还是很有必要的。唯有了解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