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T图像的质量控制
CT 图像的质量控制
王骏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210002 )
医学影像的质量控制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多年,而就 CT 图像的质量控制来讲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机器的维护与保养是病人检查的基础
首先,CT 检查的安全在于机器本身是否带病作业,它包括 X 线的产生、准
直器的校准、检查床的运行、CT 值的准确,以及是否有伪影的产生和环境及仪
器的清洁与消毒等,而所有这些均有不同的规定与要求,如需要每天检测 1 次的
有:水模平均 CT 值的测试要求水的平均值正常波动范围不超过±3HU,空气的
平均 CT 值不应超过±5HU 。需要每月检测 1 次的有:高对比度分辨率的测试、
低对比度分辨率的测试;检查床定位精确性测试偏差>3mm,应由维修人员调整。
需要每年检测 1 次的有:CT 值均匀性的测试要求所有部位测得的 CT 值平均差
值不应大于 5HU;床移动指数的测试中如果总长度的误差>1mm,应视为床移
动指数有误差;床移动后冲复零的测试不能大于 1mm;定位线指示灯的精确性
正常误差范围不应大于 2mm ;散射线剂量越小越好,如果辐射剂量>25mR/次扫
描,应确认准直器及球管管套有无问题;正常 kVp 的波动范围应<2kVp ;定位
线指示灯的精确性正常误差范围不应大于 2mm ,产生误差的原因:一是定位线
指示灯的原因,二是球管的原因。
由此可见,对于CT 检查来讲均有着不同的性能指标,而所有这些我们都检
测了没有?我国开展医学影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已有 10 多年的历史,可是我
们究竟已经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又有多少呢?大部分只是远远地停留在枯萎的文
字上,让所谓的规章制度挂在墙上沾满灰层,倒头来只不过是劳民伤财毫无意义
的文字游戏罢了。目前,在我国大多医院都是在CT 机出现故障停机之后才会考
虑上述问题维修的可能性。我想,通过这次培训,应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将维
修与保养制度落到实处,要将预防性的维修与保养作为工作的一部分,防患于未
然。
安全用药是病人进行 CT 检查的先决条件
大凡在腹部进行 CT 检查前需要口服 1%-1.5%的阳性对比剂,这样可以区
分肠道,并减少因肠腔气体所产生的伪影。然而,这不能千篇一律,对于急腹症
的病人,如:肠穿孔、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则不能口服;对于怀疑有结石
的病人可考虑口服阴性对比剂。对于口服对比剂还需根据检查部位来考虑用量,
如:上腹部检查可在检查前 30 分钟口服 300ml -500ml,再在检查前口服 300ml ;
如果是检查肾脏需分次口服对比剂总量达 1000ml,每次为 300ml 左右。
对于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成人一般用静脉注射或肌注 10mg 安定;小儿则
以口服水合氯醛较为安全,用量为每公斤体重 50mg-75mg,总剂量应小于 2g ,
或口服 10%的水合氯醛 3ml-5ml 。为了抑制胃蠕动,松弛胃壁,有利于胃充盈扩
张,检查前 10 分钟需肌注山莨菪碱 20mg ,但对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排尿困
难者禁用。
接下来就是最常用的静脉团注对比剂,对于一些高危病人,如:恶液质病人、
有严重肝、肾功能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及急重症病人均禁用;而对于高龄患
者、小儿应慎用,并考虑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无论如何,均应以书面形式告知
病人及其家属在应用对比剂后有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等,并签字。检查时,最好
1
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用什么药、剂量多大、注射速率多快,在什么时间内进行
扫描、需要延迟多长时间等都要做到胸有成竹。
如:肝癌和肝血管瘤的鉴别,有时一般的增强扫描方式不易确定,故常采用
注射对比剂后,对病变部位进行同一层的时间间隔扫描,在注射对比剂后15秒、
30秒、60秒和120秒,以及必要时的延迟扫描,延迟时间根据病情需要可至10
分钟-15分钟,基本可以作出正确诊断。此外肝内胆管细胞癌也有延迟强化更明
显的特点,有时也需要做延迟扫描帮助诊断。肾脏增强扫描通常应扫皮质期、髓
质期和分泌期,皮质期延时扫描时间为25秒~30秒,髓质期延时扫描时间为60
秒~2 分钟,分泌期延时扫描时间为2分钟~5分钟。特别是在 CT 增强扫描后,
病人应留观 15 分钟,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最后一点就是要把抢救药物备
齐,检查有否过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