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一下学期古代诗词唯美精装版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 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 约客 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 乡村的青草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这时已经是半夜了,朋友却没有如约到来 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在棋盘上 这首诗写一个梅雨之夜,约客对棋,而客人却失约时的期待心情。由于久候无聊,便不自觉地拿起了棋子敲着棋盘,这时,灯芯燃得过久,也恰巧落下。这是动作。而屋外绵绵不绝的雨声、蛙声和屋内断断续续的敲棋声又互相应和。这是音响。在这动作与音响之中,主人寂寞的心情便准确地透露了出来。 *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出身寒微,学以致才,其文颇得世人称诵。仕途不畅,曾撰《齐春秋》,忠于史实,被梁武帝焚书罢官。不久,奉诏修《通史》,未成而卒。今存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 。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 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居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唐 王维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家,于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释褐太乐丞,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后他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曾先后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不过,王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761)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 ?独自端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时而抚琴,时而吟唱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只有皎皎明月,相知相照 此首写山林幽居情趣。竹林深处,绝无尘世的嘈杂,琴声清幽,歌吟舒畅,诗人此时尽情享受着独处的自由,人与自然化而为一,亦儒亦佛亦道。 全诗意境优美高雅,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升起半月的秋月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了,多么思念你啊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 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阳城 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 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逢入京使 岑参 岑参(715—770 ),幼年丧父,家境艰辛,刻苦读书。天宝三年中进士,做过兵曹参军的小官。。 岑参几度出塞,熟悉边塞的风光和戎马生活,有不少边塞诗作,被认为是历代“边塞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流畅新奇、感情奔放,尤以七言歌行见长。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 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
文档评论(0)